下午四点,马晓荷电话打过来,说是在科技馆玩了一天,现在回来了,坐地铁、乘公交,现在公交站牌附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不知道哪个方向。袁梁问她在哪里,有什么标志性建筑,马晓荷说就在中国银行附近。哪里的中国银行,这样的答复太奇葩了,上海大街上的银行太多了。这里不是武城,武城的大街上就那几家银行,说出来就知道在什么路什么地方,这里是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之一,袁梁一头雾水,根据她的描述根本不知道在哪里。马晓荷说,就是按照跟她说的站点下的车,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不知道哪个方向。
马晓荷也有点急了,但就是说不清。袁梁就给她说,看看路牌看看路边的门牌号,告诉自己,自己打车回去。袁梁收拾东西,准备赶快回去。又过了一会,马晓荷打来电话,说是到家了。
下班了,袁梁进屋,马晓荷看见袁梁就笑起来,女儿则对着妈妈翻着白眼。马晓荷说,就在小区的旁边下的公交车,娘俩围着转来转去,就是不知道往哪里走。女儿走累了,还撅着嘴不时嘟囔着。跟袁梁打过电话,再去找路边的门牌号,抬头就看见了马路对面,从小区出来的那个小门,娘俩就回家了。娘俩没有下错地方,但不知道东西南北了,不记得回小区的门了,也不知道问问路人,转了几圈,终于看见地方了。
周二上午,娘俩去长风公园的水族馆玩。袁梁下班回去,女儿撅着嘴告诉袁梁,妈妈带着她又走错地方了。马晓荷说,我们进入长风公园,玩了一上午,出来的时候不是从进去的门出来的,是从另外一个门出来的,她就晕头转向了,就顺着长风公园外边的马路走了很长时间,终于找到公交车了,上去车乘了几站感觉不对,问乘务员,人家说是反向反了。于是,娘俩下来,到马路对面乘车,这一次到普川新村下车后没有转向,下车就进小区了。马晓荷说,奶奶的,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丢一次人还不算完,接着又来一次。
连续玩了几天,周三就没有出去,娘俩就呆在房间玩、看电视,少不了女儿又到健身广场去玩。袁梁下班回去,马晓荷说女儿带回家一个很漂亮的上海小姑娘,是这个小区的,在健身广场认识的,小姑娘中午还陪着点点一起吃饭呢,小姑娘没有回自己的家吃饭,很乖很懂礼貌的一个小姑娘。
又到周六,袁梁这次带着娘俩去往浦江一日游,忙忙活活一天,三口人都晒得够呛。
周日一大早,钱琛就打来电话,邀请三口人去钱琛家做客。袁梁只好带着娘俩过去,两家六口人,去往莲花超市转,就在超市周边的饭店吃午饭,吃过饭就返程了。
回到家,马晓荷对袁梁说,她看着蔡清清说不出的感觉,让袁梁不要去人家家里,看那女人很强势很霸道,脸上有戾气,对钱琛咋咋呼呼的。袁梁说,蔡清清就是那样的人,西北高坡来的人,嗓门就是大。
住了半个月,娘俩就是玩就是吃,天天无忧无虑。袁梁就在公司问白怡青上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有什么好吃的。
娘俩要回去了,袁梁提前买好了卧铺票。一说要回去,女儿也就不开心。还是夜间的火车,袁梁把娘俩送上火车,安顿好,依依不舍再见。
袁梁乘公交车回去,脑子里老是女儿拍打着火车车窗和袁梁再见的情景。袁梁回到家,打开房间,看着房间的一切,到处都是娘俩的身影、娘俩的痕迹,终于忍不住眼眶湿润了。
上班了,中午饭后白怡青打趣道:“看你无精打采的样子,老婆带着囡囡走了?一看你的脸上就不一样。”袁梁说:“昨天晚上回去了,我这心里空落落的,无处安放。”白怡青笑了:“你也是苏北好男人,都说上海男人好,上海男人顾家,你也不比上海男人差,是个好老公、好爸爸。”梁说:“就是再好也缩短不了这时空的距离,我这背井离乡还无所谓,一想到她娘俩在家我就心痛。”白怡青绷嘴看着袁梁,心中不觉感叹,这真是个好男人。
翠河天地项目进展缓慢,主要还是在拆迁上,而张荣作为前期部经理,几乎天天跑出去,经常到拆迁办。
一天,正是上班时间,张荣凑近了袁梁:“走,跟我去瞿溪街看看,别老坐着。”
瞿溪街是项目中间的一条小马路,马路西边是曾经的国棉厂,早已经拆迁完毕,并在地块的西北角建起了易初莲花超市。小马路的东边、南边全是密集的老居民区,全是两三层的旧房子,这里是最难拆迁的。
袁梁跟着张荣来到拆迁办,拆迁办在瞿溪街的一座学校里,学校是公立的,当然好拆迁,早已经人去楼空。曾经的学校办公楼当成了拆迁办的办公室,张荣领着袁梁来到了另外一座教学楼上,整个的三层楼乱七八糟地也早已搬迁完毕,全是房门大开的空空的教室。
张荣说,这里将会最后扒掉,因为区教育局还没有同意学校的建筑方案,他给拆迁办说一下,袁梁可以到这里住,这样就可以每月省下租房子的费用,也不要每天乘公交车了。袁梁大喜过望。
张荣领着袁梁,来到拆迁办。拆迁办公室乱七八糟,全是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女,看样子就有不少是混街面的。张荣说,拆迁办的人许多是下岗的,有些是领导的亲戚,什么来路的都有。
拆迁办主任姓高,是一位高大的满脸胡须的中年男人,嗓门奇大,满身的烟草味。张荣给他介绍袁梁,说让袁梁在前面的教学楼上住,高主任没有一丝犹豫,就说到:“自噶人,小意思了,随便住,看好哪个房间就住哪个。”
袁梁说着谢谢,就和张荣来到教学楼的二楼,看好了靠着西面的一间教室。袁梁和张荣又回到拆迁办,告诉高主任已经看好的房间,就是二楼西头的教室。
袁梁出去,从门口的小超市买了一把锁,把教室门锁上。下午下班,袁梁来到房间,把房间打扫、拖地,收拾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