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台把她与梁山伯相遇、相知、相爱的前前后后都详细地讲给马文才听。
开始呢,马文才是满口酸醋吐也不是,吞也不是。当他听说,梁山伯有个和英台一样的胎记的时候,释然了。这是天意!
他从小跟英台就要好,也算无话不说的知己。若无意外,他们应该会举案齐眉、白头到老吧?
当初她要去封龙书院,祝父无论如何不允。英台央着马文才去说服了祝父,她才得以在封龙书院读书三载。其实女子扮男装去读书的也不少,是个平常事。奈何人生无常,横空里杀出来一个梁山伯,把他们十几年的情感全冲走了。
“那个人,他身上存着我的心。你知道吗?”英台说,“自从遇见他,我再也没有发过病,再也没有晕倒过。听着他的心跳,就好像是听着自己的心跳。”
至此,他才明白,打败他的,不是人,是那块该死的,一模一样的胎记!
还伤心吗?后天如何打败先天?既然不能,何必伤心?
这大约就是天意!天意要成全两个人,他马文才为何不允?
马文才自己把自己说服了,安慰好了,开始替英台想办法。
“这样明着退亲,怕是你家我家都不会答应。”马文才说。
“那要怎么办?难道真的要我死吗?”英台说。
“死?”马文才忽然灵光一闪,“这倒是个好办法。”
两人一合计,将计就计,来个“假死”。
于是,马文才面见岳父,请求二月二与英台完婚。祝父正愁着如何把女儿体面地送到马家呢,既然爱婿开口了,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二月二这天,马家敲锣打鼓、盛大铺排来接亲,结果却得知,英台在半夜死了。
“英台生是马家人,死也是马家人。”马文才执意要带英台走。
祝家无奈,只得依了。
抬着假死的英台,恰好在半路上遇到来提亲的梁山伯。
梁山伯听闻英台死讯,昏死过去。待醒来,恳求马文才,让自己把英台带走。
“英台是我马文才明媒正娶的妻,凭什么让你把她带走?”马文才故意刁难梁山伯。
梁山伯:“我与英台发过誓,生同寝,死同穴。”
马文才:“英台死了,你要与她一起死?”
梁山伯:“是。死同穴。”
马文才:“那好,你把穴先挖好,挖好了我把你们一起埋了。”
梁山伯就近找了一个地方,挖好了坑,买好棺材,自己给自己穿上寿衣,还帮英台也准备了寿衣。一应准备停当,就躺进了棺材,一心等着跟英台死同穴。
马文才对梁山伯不知道是什么心情。明明这个是抢走自己老婆的人,却无端地生出了敬意。还有同情,同情他们明明相爱,却不能相守,只能出此下策。
反正吧,就是梁山伯过关了。马文才这才领着他去见祝英台,把两人悄悄地送走。
送去哪?自然是封龙山。
这倒是应了老和尚的话:“还不到告别的时候。”
坊间开始流传“祝英台死嫁马文才”的故事,说这马文才重情重义,没过门的妻子死了,硬是抬回自家安葬。对殉情的梁山伯,是只字未提。
白朴听说了这个故事,伤心不已,愤恨不已。我封龙书院一大好男儿,明明前途光明,未来可期,却栽在一段感情上,实在伤心可惜!更可恨的是,明明梁祝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恨那马文才不通情理,狗仗人势,逼死了祝英台,这才让梁山伯殉了情。于是他写了一个剧本,叫《祝英台死嫁梁山伯》,还花钱印成了书,到处散播。
故事说,这祝英台女扮男装,在书院读书,与梁山伯同窗三年,情深似海,临了订下盟约,生同寝死同穴。奈何英台与马文才有婚约在身,山伯求娶被拒,病而不起,沉疴不治,一命呜呼。英台被迫嫁与马家,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执意下轿,哭拜亡灵,心亡而死。后被人合葬一处,双双化蝶。
反正吧,故事情节大差不差,把梁祝二人感情一番美化,把马文才、祝父一番丑化,这才解了白朴心头恨。
没想到,这个悲剧引起了广泛同情,一时间梁祝的美好爱情故事在坊间热了起来,不仅带火了说书的,还带火了唱戏的,还带火了弹琴的。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二胡《梁祝》凄婉动人,创作的戏曲《化蝶》场场爆满。
估计白朴自己都很意外,自己不过是替同窗打抱不平,倒因此赚了不少银子,还成为当代着名的剧作家。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难怪老人们会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这个东西,主观性太强了。而真理,往往是要靠心体会的。
梦游的童钰,大约是在封龙山乐不思蜀,不想回来。如麒住持使尽了手段,也唤不醒他。
还是乾隆干脆,叫人拿来一碗冷水,劈面泼了过去,大声说:“快给我回来!”
童钰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醒来。
醒来看见刘凤冈,冲着他莫名其妙地笑个不停。
众人骇然。怕是这家伙梦游出了问题,脑袋坏掉了?几时见他当着皇上的面这么放肆地笑过?
问他是不是梦游看到了好笑的事情,他点头。
然后他讲了一个故事,说是新改版的《梁祝》。
众人呢,觉得他大约是梦游时脑细胞受了伤,有些傻了,姑且一听吧。
呃,这里说个题外话。话说,这马文才,你们道是谁?哈哈,是那黑衣人杨之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