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举报宜妃娘娘她有金手指 > 第117章 太皇太后崩+孩子留下了

第117章 太皇太后崩+孩子留下了

自三胞胎出生后,悦仪一直在找一个契机,一个把孩子们留在自己身边至少到六岁的契机。

很快她的机会就来了。

相安无事的度过了这个正月,荣嫔的赛音察浑终于撑不住了。

康熙十九年二月初三,荣嫔又失去了一个儿子,赛音察浑已经缠绵病榻快一年了,如今她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赛音察浑去世的那一天,荣嫔的哀嚎声传遍了整个紫禁城的东西六宫。

过了正月,就连二月二这样的好日子也已经过去了。

皇帝的计划终于昭告天下了。

他的皇玛嬷,大清朝的传奇女子,国朝的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崩逝。

这段时间里,玄烨做足了一个孝子贤孙的模样,明明是他一手安排的太皇太后假死,那演技简直叫悦仪叹为观止。

太皇太后崩逝前数日,玄烨亲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及文武官员等、步诣天坛致祭,向上天祈求

“若大数或穷、愿减臣玄烨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

在太皇太后太后“圣体违和”期间,玄烨“于慈宁宫亲尝汤药,昼夜不离左右。”

并就政事处理作出了专门安排:

传谕内阁、非紧要事、勿得奏闻。

同时,为“仰冀上天眷顾、俯垂默佑、宽大以延遐寿”,玄烨破天荒地做出了“大赦”决定。

记录皇帝起居注的史书官员,详细记载了在太皇太后病重期间,玄烨的具体表现:

心怀忧虑、日侍左右、检方调药、亲视饮馔。

太皇太后宁憩之时、朕隔幔静俟、席地危坐、一闻太皇太后声息、即趋至榻前、凡有所需、手奉以进。

因此昼夜不能少离。

传扬至宫外,民间无一人不赞叹皇帝的至仁至孝。

不止如此,玄烨还专门下发谕旨,说明太皇太后于他的特殊恩德:

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

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

康熙十九年二月初五,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

“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的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崩逝于紫禁城慈宁宫,时年68岁。

玄烨给他的皇玛嬷上了尊崇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

孝庄皇太后薨,内外咸集,日哭临三次。

第四日后王公以下、上三旗副都统以上,外藩王公台吉,每月哭临三次,文武各官每天哭二次。

官民斋宿二十七天。

寺、观各敲钟三万杵。

文移用蓝印,题本用朱印,批旨用蓝批。

孝庄太后崩逝以后,皇帝悲痛欲绝,

“擗踊哀号、呼天抢地、哭无停声”;“

哀号痛切、情何容已”;

“昼夜号痛不止、水浆不入口、天颜癯瘠、以致昏迷”等的记载,屡见不鲜。

在孝庄太后丧仪的各个流程中,皇帝都是一副“哀恸不止如前,几近昏厥”的表现。

以至于诸王大臣乃至地方奔丧官员,屡次“上言劝阻、恳请节哀”。

丧仪结束后,太皇太后的棺椁被送往关外盛京,与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合葬。

作为孝庄文皇后唯一在世的子嗣,淑慧长公主一路扶灵,送自己的额娘回归祖地。

一同前去的还有孙辈的裕亲王福全,和恭亲王常宁。

不过除了几个当事人,又有谁能知道,那大张旗鼓,哀恸不止的丧仪,只是一场戏呢。

就连那棺材,也不过是装了几件衣衫首饰而已。

真正的太皇太后,早就被送到盛京去了。

所以所有知情人都在宫中演了近一个月的戏。

用玄烨的话说,若是皇玛嬷真的天不假年,那自然是不能挑日子的。

不过这就是一场戏,他自然不想办在正月里,怪晦气的。

太皇太后丧仪期间,纳喇贵人那个从生下来就病恹恹的胤禶阿哥,也去了。

宫中接连出了丧事,从皇长子承瑞出生到现在,一共有十四位阿哥降生,如今便只剩下了六位阿哥。

没错,后宫这些年里一共十四位阿哥出生。

只不过是因为纳喇贵人的胤禶阿哥从生下来就病弱的样子,眼看着是活不了几天的。

所以宫中所有人都自动的把他忽略掉了,甚至直接称悦仪的胤祺为皇十二子,胤祈为皇十三子。

不过那些都不重要了,因为要不了多久,玄烨就将会给剩下的儿子们重新序齿。

翊坤宫中,玄烨正和悦仪两个人一起逗弄着三胞胎。

用玄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希望祥瑞的三胞胎,可以冲淡他失去至亲皇玛嬷的悲痛。

稚嫩的孩童,还不会言语,每次被人一逗,便会笑着看向那人。

月牙儿弯弯的眼睛,看着就十分讨喜,也难怪玄烨喜欢这几个孩子。

悦仪有事想要玄烨松口,因此便引着玄烨向她所想的方向聊天。

“皇上,您为什么给皇子们起名都叫胤呢?

可有何不同的寓意?能否为臣妾讲解一番?”

“这有何不能说的。

其实也很简单,本来朕给阿哥们起名用字为承,可是承瑞,承祜,承庆,几人都先后夭折了。

朕便想着或许是这个承字不好,与孩子们不合,便准备换一个字。

这个胤字呢,首先自然是希望子孙们世代相传。

取用上古帝王所用之字,以示尊贵,且福德绵延不绝,这是最基本的意思。

再一层意思,从宋太祖赵匡胤来看,他特别注重兄弟情义。

皇帝大位传给弟弟太宗赵光义,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赵德昭,效法上古兄终弟及之意。

在诸强环伺,武将集团份量很重,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立长君而保社稷,传为千古佳话。

所以,朕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够相互友爱,尊崇上古兄终弟及之意,子孙绵延不绝,世代互为友好。”

借着这个话头,悦仪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可是皇上,您看宫中的阿哥们,幼殇的如此之多。

阿哥们能为皇嗣自然都是身具大福气之人,自然不会有福气不足之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随军小娇妻炫酷屌炸天京圈太子爷美色撩人!她闪婚了我的夫君是仙界大佬相亲当天,闪婚豪门总裁恋爱脑的堕落与觉醒问春坟过目不妄被巫族圣子强制爱了万人迷:普女又被病娇缠田园伊伊美人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