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有十多个村庄,但荒地有很多,十几座大山的荒地都划分给少爷了。”
“万年县的县令是我们唐国公府的人。”
“政令可以开荒。”
李福没有说的太过明白,但是在场的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李元吉的领地在万年县附近,领地的划分是万年县令负责的。
自己人那一定给的都是最好的,也是最多的,政策也是好处多多的。
而且听李福的意思,万年县县令明显是投靠李元吉了。
怪不得,领地的事情没有传出来。
原本整个万年县都在李福的控制之中。
“万年县县令是谁?”
李元吉沉思了一会,问道。
“李寿,我堂弟,三年前通过科举分配到万年县了。”
“当初还是因为少爷的帮忙,所以李寿才可以成为万年县令。”
李福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
随着李福的话,李元吉也想起李寿了。
这李寿和李福一样。
都不是唐国公府的家生子,他们都是自愿投靠唐国公府的。
这两兄弟一文一武。
李福是武艺不错被李渊看重。
可李寿文采一般,没有人看重,但他好学。
最后被李渊分配给了李元吉。
李渊就是想让李寿影响一下李元吉,让李元吉好好学习一下。
可谁知道李元吉依旧那样,李寿却像开挂了一样。
短短几年的时间就通过了科举。
当时李元吉觉得李寿是自己人,而且身边的书童做官也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
于是就上下奔走,为李寿求得了一个县令的名额。
而李寿也是幸运儿。
因为一些巧合被分配到了万年县。
要知道万年县隔壁就是大兴城,(也是长安城)以后大唐的都城,也隋文帝时期的都城。
可惜杨广继位之后就将都城迁至到洛阳了。
之前李元吉知晓自己封地在靠近长安城的时候还高兴了好一会呢!
李寿可以说本身就是李元吉的人。
只是李元吉以前根本就没有在乎过李寿,为李寿奔走也是为了自己的脸面。
李寿上任万年县县令之后,李元吉就没有联系过李寿。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所有人都不知道李寿就是李元吉的人,都以为李寿是唐国公李渊的人。
当初杨广之所以把李元吉的封地,封在万年县附近,就是一种恶趣味。
想要刺激刺激他的表哥,李渊。
因为唐国公府在万年县附近也有几个村子的封地。
不过这封地比李元吉的小的多。
儿子比老子的封地还大,这能不刺激李渊吗?
这还真的没有刺激到李渊,相反李渊还很高兴,这只能说杨广和李渊想的不同,看法也不同。
不管杨广是什么想法。
如今万年县算是在李元吉的控制之下。
万年县县令,李寿从始至终都认为自己的是李元吉的人。
也很感谢,李元吉让自己考科举,为自己奔走。
所以他一直都是效忠李元吉的。
哪怕数年李元吉都没有联系他,他的忠心也没有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