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并汉 > 第14章 有热闹却不能看

第14章 有热闹却不能看

§0014§ 有热闹却不能看

《逸事考》:……并汉年间,诏阁城,有董氏商铺,每日开市,游人宾客,络绎不绝。时肆者,于铺前发号,呼号者方可入内。谓之,排队取号……

立夏,温风至。

诏阁城,董家宅院。

董家宅院,呈“目”字型,大门在东十字街。

第一层为家主董畯前院,第二层为董畯后院。

第三层西侧约三分之一为董先亲祖母燕氏居住的院落。

第三层东侧约三分之二为董凯一家的院落。

燕氏小院,董先手拿折扇,轻轻地扇着风。

夜晚还好,就是这白天,是有点热的。

还好穿着T恤。

T恤果然要比外面赤脚穿短褐的要文雅些。

这燕氏小院落虽然比不上董畯董凯的院落,但比起平民百姓甚至无处安身的流民来说也是好了许多。

光院子空地就有一百多平方米。

再加上其它房屋杂屋厕间也有三百多平方米。

院落内,西侧有两套硬山顶房屋,都是一堂两屋的格局,但朝向不同,一套堂屋门口朝东,一套朝南。

西南的一堂两屋,占地约四十平方米,中间是厅堂,左右二间起居室,燕氏居住的叫正房,正房下面还有地窖,储存一年用度物品。

西北的那套较小,占地也有三十多平方米,是莫瑶家人买院落后加盖的,董先就出生于此。

东南有一座木棚搭成的厨房。

东北方,在小院板门的东边,背靠董家后院围墙,依次排列杂间和厕间。

另外,舂米的石臼、茂盛的桑树和清冽的水井呈“品”字形陈列,矗立在院子中央。

聒噪的鸡埘和犬窝则卧在南侧墙根,时不时发出声响。

房间相对比较小,但院子空间比较大。

董先骨折已四十五日,现在不靠拐杖也可以慢慢行走了。

但在这里走久了也是会累的。

原本小院出入口在南墙上,但莫瑶按燕氏的意思,在董家后院墙上新开了个门,当成进出小院的通道。

这样,无形中就把自己的院落纳入董家宅院。

虽说儿子弃农务工,算是独立成家,但自己还是董畯的小妾。

有这层关系,自己一家在灵丘生活也需要仰仗董家照顾,自然这是最好的安排。

古时候正妻与妾的关系,打个比方:

正妻是受婚姻法保障的,妾则属物权法范畴。

妾地位的高低跟受宠直接关联。

只要正妻不太过分,发生宠妾灭妻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在董家,燕氏地位不高,日常也是听大赵氏指令,跟着奴婢做事。

但毕竟是董畯的妾室,再加上燕氏嫡女,所以董畯还是给她安排了一个婢女刘嫂。

与其说是给燕氏的,不如说是因为燕氏怀了董建,为了照顾董建,董畯才安排的。

至于随嫁的女婢,早已打发到下面农庄里继续为董氏生下一代的户下奴。

就像相里器的老婆一样!

只不过人家结婚在前而已,随嫁女婢结婚在后!

刘嫂以前叫刘氏,过来照顾董建时也才十七岁,不过现在已经年过天命了,从刘氏改称刘嫂。

董建没回来时,燕氏和刘嫂主要吃住都在这里,各住一屋。

白天就到董家宅院听从董畯正妻大赵氏差遣调度。

晚上才回到院落打理小院。

偶尔董畯也会来一下,但待的时间不会太久,事情办完就回他的宅院了。

燕氏就像传统的妇人一样,安静,小心翼翼,但宠爱儿孙,对外忍气吞声,对内任劳任怨地生活着。

今天是灵丘最热闹的一天,可是董先却被要求呆在宅院中和祖母燕氏在一起。

理由当然是外面人太多,而他腿脚还多有不便,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之类的托词。

“阿虎,走了许久,饿了吧?屋中有饼,早上蒸的,先到里屋吃点。”

《齐民要术》中有专门一卷描述做饼之法:

《饼法》:食经曰,作饼酵法,酸浆一斗煎取七升,用粳米一升着浆,迟下火如作粥,六月时,溲一石面,着二升,冬时,着四升。……作白饼法,面一石,白米七八升作粥,以白酒六七升酵,……以和面,面起可作。作烧饼法,面一斗,羊肉二斤,葱白一合,豉汁及盐,熬令熟炙……髓饼法,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五分,广六七寸,便着胡饼炉中,令熟,勿令反覆,饼肥美可经久……”

启蒙书籍《急就篇》中也有记载:

饼饵麦饭甘豆羹。

可见饼在当时还是很盛行的。

而且品种也多。有蒸,有烤,有烘等。

这些都是燕氏知道让自己照看董先,一早起来准备的。

其实董先并不是自己不想和这个慈祥的胖老太太呆在一起。

但今天是母亲莫瑶口中一年之中最赚钱的时间,自己怎么能不去见证呢?

可就是没办法,城内人满为患,董家宅院紧锁,而自己只能和亲切的祖母待着。

有热闹却不能看!

长林夹道的尽头,北岳府君古庙前。

作为一年四季租税收得最快乐的时间段。

平舒县特别安排了廷掾来到灵丘共襄盛举。

灵丘五氏的家主们穿着最华丽的服饰,带着候任继承人,簇拥在其左右。

乡有秩、游徼、各亭长、各里魁不敢有失。

各乡里孝悌、力田,作为百姓代表,得以在外圈见证。

乡庠里序中颜值不差的适龄孩子,也能穿着玄衣在礼生的带领下,以背景板的身份参加祭典。

一大帮人,浩浩荡荡。

先在庙前祭祀府君,然后前往风云雷雨山川社稷祭坛祭祀天地,随后便宣布,府君日民众游园正式开始。

诏阁城内的市集,就在祭坛斜对面,隔着十字街。

汉代市集,也叫市场,围以闤墙,其四面居中各有一门。

市集中心建市楼。

旗亭即市楼。

负责市集一切秩序。

市楼立旗,旗立当开市。

楼上悬鼓,击鼓以罢市。

市有丞,大市有长,马市有正。

而且还有分管市的掾史、啬夫等。

市楼即冶所,处理一切纠纷,检查是否公平交易,同时也代表官府征收税费。

比如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率钱一万,输估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

就是买卖奴婢、马牛、田宅的,有立券的,价值一万钱,需要交四百,卖的人出三百,买的人出一百。

大概是交易万钱需向官府交0.04的手续费或交易税。

另外,市场上的货物必须分类摆在列肆中进行交易。

列肆间的通道称隧。

手工制品会有市的戳记,如:“XX市”。

所用衡器也需让市吏验证是否有偷工减料,是否合乎标准,然后再盖上戳记。

同样要进入市集交易的物品还需要到市里戳记。

所以像赵峰、甄平这样的外郡商人并不会把所有商品都放在市集内,一来手续麻烦,二来进市集的意味着受监管,受监管意味着要多交钱。

自古以来都差不多。

市集呈长方形,东西窄,南北宽。

以市楼为中心,按方位布有四门。

自北门入,是南北走向的隧道。

隧道东西两侧分别是灵丘赵氏和灵丘董氏的列肆,两家所占位置最大。

为防风雨侵蚀货品,两家早已把长期使用的列肆改建成两层商铺。

一层陈列商品,二层招呼贵宾,居住,存放钱物。

过了市楼再往南走。

东边是燕氏、李氏的商铺。

西边是刘氏的春风楼,这也是诏阁城内唯一提供倡家女闾歌舞娱乐之所。

这五家的商铺最成规模,其余的分布其间。

比如:果子行、织锦坊、颜料坊、毡坊等。

还有各式小吃,如韭饼、胡饼、蜜枣、姜糖等;

甚至还有各种手工作品:如符袋、篦子剔、麻索、棒槌等。

今天是热闹的日子,所以肆位皆挂有青白布幌或瓶瓢帚秆等物。

总之就是铺内卖什么就广告什么,用以提醒客人。

整个市集盛张鼓乐,户结?缯,持果堆盘,围屏风以祀神。

一切已准备就绪,就等开市。

董氏商铺。

二楼雅间。

董建、莫瑶和繁畤莫氏家主莫逊正跽坐交谈。

尤其是这半年来,先是董先被撞,醒后合股药坊,后又改犁磨,任左匠头,这期间的话题就更多了。

莫逊字士谦,身长近八尺,眉目疏朗,神采爽发,是莫瑶的弟弟。

他继承繁畤莫氏巨万赀财,主要以贩卖北地马牛驴羊等为生,与外族颇有联系,经常会送些西域特产。

灵丘没有马市,所以他只能把用来买卖的牲畜放在董氏在嵬白山农庄,然后凭这里交易的质剂券契,到那里交货。

这也是莫董两家的合作方式。

对莫家而言,在灵丘有了联络窗口,可供商人咨询预约。

对董家而言,租地有钱拿,交易有抽成,这都是无本买卖。

这趟过来,莫逊除了带数十头马牛驴和上百头羊过来之外,还想买一些粮食布帛回去。

北地苦寒,这些终究还是缺的。

如果能全部交易完成,足有千万钱以上。

按万钱抽四百,官府光从这里就可以抽四十万钱。

到时出入直谷关塞,还要再收一波钱。

所以,还是会有私下交易,能省则省。

莫董两家,一个有畜牧和北境商路,一个有大片土地

莫瑶与董建的结合,算得上是繁畤莫氏与灵丘董氏的强强联手了。

另外,作为给外甥的礼物,莫逊还带来了几串珍贵的葡萄。

只不过没见到董先,所以暂时还没拿出来。

楼下大堂。

董固正紧张地来回踱步。

奴武随侍站立一旁。

“敬安,莫要举止失措。”

父亲董忠,老神在在。

“阿武,露布可张贴!”

露布,类似告示、公告。

荀彧自杀。孙权就是以露布公告于蜀地的。

而这是董固首次独自主持百工堂的商贸,又是府君日这样的大日子,他有些不安。

就好比一个小年轻,突然被委以重任。

幸亏有父亲的帮助,为自己指引方向。

百工堂的新货品种类多,但数量却不多,所以这里大多只有样品,并提供体验。

为了能提前把好东西推荐给全城百姓,他早早就安排四处张贴,悬挂广告了。

“右匠头,都已张贴三天,昨天你还安排人检查了,没事的,不要紧张!”

“阿翁,商铺百工货品是否就绪?簿书月计人手是否足够?”

“敬安,商铺本就有人,再加上你的少主把身边的奴婢都安排过来了,况且还有大匠坐镇,不用担心!”

“阿武,幡旗可有被风吹倒?”

“右匠头,好着哩,下面压着石大匠哩!”

“压着石大匠?”

董固有些转不过弯。

“就是石头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魂穿古代,特种兵太子逆袭异域使命王朝逐月录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并汉阿斗穿越昭宁年大唐:圣太子,龙御天下让失去知觉的人回归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人质王爷统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