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并汉 > 第135章 要置我于何地呀

第135章 要置我于何地呀

§0135§ 要置我于何地呀

《北汉书·诸私属传》:……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於财,性好施与。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给其衣食,往来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讲武习兵。父老咸曰: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儿!值先主任职征北将军兼并州牧,亲至东城。登门延揽。时雄杰并起,中州扰乱,肃乃命其属曰: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漠北兵强马壮,又有并州新政,民富械利,可以避害,宁肯相随俱至乐土,以观时变乎?其属皆从命。先主先行,令扬州军管旅教员莫戌护送肃等北上。肃乃使细弱在前,强壮在后,男女三百余人行。时州郡追骑至,肃等徐行,勒兵持满,谓之曰:卿等丈夫,当解大数。今日天下兵乱,有功弗赏,不追无罚,何为相偪乎?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骑既嘉肃言,且度不能制,乃相率还。戌由此佩服肃之言行。……

董卓屠颍川。

传得沸沸扬扬。

司隶河内人,犹为害怕。

司马朗几经周折。

终于回到家乡。

他立刻与族中父老说:

“董卓暴虐,会被天下视为仇敌。”

“到时为报仇,忠义之士将会齐聚司隶。”

“河内与京师境壤相接,雒阳东有成皋,北有大河,到时若不得进,必会停于此。”

“河内乃是四战之地,难以自安,不如趁现在道路还算通畅。”

“全族老小,东到黎阳。黎阳那里有营兵,监营谒者赵威孙,在乡里有姻亲关系。”

“他统兵马,足以为我们作主。若日后有变,再慢慢观望也未晚。”

但父老恋旧,没啥人愿意跟随。

只有赵咨带着全家与司马朗一同前往黎阳。

这赵咨明识汉家典籍,见识过人。

但却是位看透不说透的好好先生。

一副奉行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性子。

但随着粮食欠缺。

无论是酸枣,还是河内。

无论是荥阳,还是陈留。

因为讨伐董卓的诸侯间矛盾越来越突出。

大家无法取得统一。

于是纵兵钞掠,黔首百姓死者甚多。

只有先锋军驻守的轵县、沁水、共县与山阳四县。

背靠太行。

一切如常。

也因此每日都有众多避难者由此北上。

其中有一人,名叫常林。

话说王匡以五百强弩起兵河内。

与袁绍合流讨伐董卓。

所需钱粮无数。

这下难住王匡了。

于是王匡派郡学诸生。

到下属县乡里聚。

去寻找官掾史佐等吏员及庶民的过失。

一旦发现,立即拘押,然后审判定罪。

让他们拿出钱财或粮食,用于赎罪。

而县一旦延误期限,动辄要灭其宗族。

这令众人不敢造次,只能乖乖听从。

王匡以此立威,却让黔首怨声载道。

常林的家人也陷此劫。

他的叔父因为打了宾客几个巴掌。

结果被王匡所派的诸生告了一状。

王匡得知大怒,把他关进狱中问罪。

整个河内常氏宗族都诚惶诚恐。

不知道这下要被责罚多少钱粮。

而且也不知道能否救出常林叔父。

这时常林就去找王匡的同乡胡母彪:

“王府君凭着文武高才,到我们河内郡当郡守。”

“河内郡山河相绕土地辽阔,庶民富足,又有很多贤才,可以任用。”

“如今国家年幼,逆贼董卓,盘踞京师,祸及天下,英杰义士为之震怒。”

“这正是各地雄才为国奋力之时。”

“但如果想要诛逆贼董卓,匡扶朝廷,那便要使天下智士归附,豪杰响应,才能共同平息暴乱。”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这三条能同时具备,那不是可以战无不胜了吗?”

“但如果府君对黔首没有恩德,所任之士,又不是贤才,那么将自取灭亡。”

“如何谈得上去匡扶朝廷,树立功名啊!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接着常林把叔父被关押的事详细说了一遍。

胡母彪立即写信责备王匡。

而王匡也就从善如流。

把常林的叔父给放了。

于是河内常氏便迁居上党避乱。

上党陈、冯二氏,乃是旧族冠冕。

常氏族人住的地方。

正紧挨着上党陈氏。

与陈、冯关系良好。

有北上就有南下。

比如河内温县司马芝。

表字子华。

他便带着老母亲南下。

想到荆州躲避战乱。

这时正巧在鲁阳山遇到贼寇。

一起赶路的人都丢弃老弱妇孺者逃走。

只有司马芝坐在那里守护着老母亲。

贼人来到之后,把刀放在司马芝脖子上。

司马芝跪头磕头:

“我母亲年纪老了,以后只能拜托各位了!”

贼人回应道:

“这是个孝子呀,杀了他不义。”

司马芝因此幸免于难。

于是他用一辆鹿车,载着老母亲南下。

继续自己的行程。

颍川惨事,震惊朝野。

令各方胆寒。

消息传到九江东城。

身在东城的董先借此面见鲁肃的祖母。

在事实面前。

鲁肃祖母被说动了。

两人这才谈到一半。

鲁肃祖母便让人把鲁肃叫来参与商谈。

董先说:

“当今朝廷如大厦将倾,四方纷乱不已。”

“我已取并州、北上塞外,覆灭扶余,这天下良马之地,我已据其二。”

“如今我有意成就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得知东城鲁氏有贤良?特来邀请!”

鲁肃未满弱冠,但却也有自己的看法:

“过去高祖忠心想尊崇义帝,光武曾追随更始帝,而两人最后均无所成。”

“这是因为项羽加害义帝。赤眉杀害更始。”

“如今董卓,犹如项羽和赤眉。”

“明公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

“以鲁肃私见,这朝廷已不可复兴,这董卓也无法一下子就能除掉。”

“为明公考虑,不如立足并州,窥视河北,以观天下形势变幻。”

“天下局势如此,据有一方自然也不会招来嫌猜忌恨。为什么呢?”

“因为中原正是多事之秋。”

“明公正好趁此变局,剿除宵小。”

“伺机右出太行,包揽幽冀,尽占大河以北,然后进吞司隶,深入汉中,左收凉益。”

“到时便可称帝建号,以便夺取天下。”

“这才是可以与高祖相提并论的大业啊!”

董先听了,不由腹诽。

不得不说。

这小子。

没有受儒学影响。

这天下大乱刚起。

就敢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

这是要置我于何地呀?

莫非这是在试探于我?

不过。

我喜欢!

于是董先离席。

面对比自己还小几岁的鲁肃拱手鞠躬九十度。

谦逊地说:

“我如今只想尽一己之力,希望辅佐正统刘氏,救助天下黔首而已。”

“你所说的,眼下并非我所能及!”

“但郎君看法,与众不同,于我有所裨益。”

“灵丘有桃山书院,郎君可有意北上入学?”

“北行之事,你与祖母皆无需担心。”

“桃山书院,有全科华佗,内科张机,还有药学李四。足可照顾祖母健康。”

“东城土地,也不用担心。只需带上家中财物契券。”

“我保证,他日返回故乡,你契券有的,一亩不少!”

鲁肃和他祖母并没有当场答应。

开玩笑。

这是要背井离乡。

而且还有家族中人。

又岂是一时可以下决定的。

潜夫论中有:

“民之于徙,甚于伏法。伏法不过家一人死尔。”

“诸亡失财货,夺土远移,不习风俗,不便水土,类多灭门,少能还者。”

董先相信自己已经尽力消除鲁氏祖孙的迁徙疑虑。

比如让健康上,水土不服。

比如财物上,让他们带上财物契券。

并承诺返乡时,按契券,分文不少。

再比如鲁肃的成长进步上。

直接推荐到桃山书院学习。

说实话。

守江必守淮,这淮水两岸,可是日后战争争夺的焦点。

生活在此,东城鲁氏是在刀口起舞,早晚要择人而投。

所以董先也不着急。

他安心地在东城住下,等待董氏的回复。

过了数天。

鲁肃终于有了答案。

愿意北上。

并向董先赠送两囷米。

一囷三千斛。

一共六千斛。

这可不是小数目呀。

可见东城鲁氏的底蕴。

不过这些东西搬走也不容易。

还不如卖个人情。

董先也不客气。

当场让扬州军管旅莫戌接受。

并用于驻守大别山的平乱旅。

而鲁肃及族人北上,也交由莫戌安排。

至于董先,他们要先行一步。

前往朐县。

那里还有徐州巨富麋氏麋竺在等着他。

董先一行将从东城北上,到钟离登船。

然后沿淮水东进。

到淮浦转游水北上。

直到朐县。

这又是要一千多里。

他并不知道鲁肃这一行北上之行颇为不易。

后来听莫戌汇报。

董先这才知道。

鲁肃因为一行三百余人,车马一路数里,声势颇巨。

竟然令州郡不安。

于是让骑兵跟随。

所幸鲁肃有一手好弓马。

令骑兵不战自退。

再说说荥阳失败的曹操。

他此刻也在扬州募兵。

因为曹洪与扬州刺史陈温的关系不错。

所以他们领着一路招揽的部曲千余人和陈温一起去募兵。

在庐江募得二千。

然后又到丹阳,得到丹阳郡守周昕的协助。

又募得数千。

随后带着这支队伍,到龙亢会合。

但这时又发生了另一件事。

关东讨伐董卓联盟没粮草了。

近二十万人。

天天无所事事。

只知道高谈阔论,吃喝玩乐。

这不就坐吃山空了吗?

初平元年,六月。

董卓挟颍川大胜。

向各方派出劝降队伍。

朝廷的劝降分队有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瑰。

由阴修赴南阳,劝降袁术。

由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瑰赴河内,劝降袁绍。

由韩融赴冀州,拉拢冀州牧韩馥。

董卓很清楚。

阴修是袁绍阵营很多人的举主。

分量够。

而胡母班是八厨之一,算是与党人有渊源。

再加吴修和王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在洪武开商铺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魂穿古代,特种兵太子逆袭异域使命王朝逐月录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并汉阿斗穿越昭宁年大唐:圣太子,龙御天下让失去知觉的人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