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好消息来自于四海四营及港口码头。
这些年,他们总结出海经验。
积极探索提升船只打造的能力。
毕竟传统二千料大船载重有限。
配上新的制胜将军炮实在太重。
严重影响人员和物流运输任务。
过去几年,造船坊的大匠一直在不断尝试着打造新的大船。
他们按照董先提供的造船图纸。
用龙骨、肋骨、水密舱、船舵为基层的设计思路。
配合畜力螺旋桨、明轮和风帆相结合的动力系统。
如今四海四营已打造出八艘五千料的巨船。
它们将做为四海四营远海航行的正副旗舰。
五千料是多大呢?
料是一种衡量船舱容积大小的单位。
根据船舱长、阔、深以及舱数量计料,相当于排水量。
百料船的船舱容量相加,约为一立方丈。
按此装水计算,一料大约可装十一石水,约三百三十公斤。
百料船的排水量在一千一百石左右,三十三吨左右。
扣除船自重,可装五百石,约十五吨。
二千料大船,排水量二万二千石,可装万石,约三百吨。
这新的五千料巨船,排水量五万五千石,可装二万五千石,约七百五十吨。
当然了,这些与董先前世动辄数千上万吨的排水量相比,不值一提。
但在如今,已是庞然大物了。
随着船只载重量的增加。
船上水手自然也要增加。
新的五千料巨船,每艘需要一个连的编制。
再加上四海四营现有二千料大船三十六条。
百料小船一百四十四条。
按二千料大船编制二个排,百料小船编制一个伍算。
如此看来,八条五千料巨船,需要八个连,二千人。
三十六条二千料大船,需要七十二个排,约三千四百人。
这一百四十四条百料小船,需要一百四十四个伍,约七百二十人。
再加盐场、码头、港口、造船坊、物流、安保、维护、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
四海四营以营为单位显然不再适合。
董先看完田丰来信,不禁哑然失笑。
这信是跟自己要政策,要编制来的。
但自己又不能不同意。
这南下北上、远洋运输、内水交通、出海捕鱼、安保防护。
甚至船只打造、码头维护、晒盐仓储、物流搬运哪样不需要人呀?!
于是他大笔一挥,四海四营,由营升旅,成为四海四旅。
由郭祖、胡里、曾帜、周祝分别担任任渤海旅、黄海旅、东海旅、南海旅的旅长一职。
在珠崖儋州农庄增设珠崖儋州旅,由唐询任旅长,李渔兼任旅教员,荀贞兼任旅军师。
在夷州岛增设夷州旅,由薛州任夷州旅旅长、黄叙兼任旅教员。
另外将新成立管亥的泰山旅和太史慈的平乱旅也划归青虹师。
师长依旧是强兵,师教员还是由田丰兼任,军师依然是虞翻。
副师长新增太史慈、黄叙和管亥。
变为太史慈、李渔、管承、黄叙、管亥五人。
师属含四海四旅及珠崖儋州旅、夷州旅、泰山旅,平乱旅共有八个旅。
由南部战区成员束显协调兖、豫、青、徐、荆、扬各州军管旅统一保障。
青虹师经此改编,一举成为先锋军兵力最多的师级力量。
董先这样做是有目的的。
未来青虹师将成为破局重点。
需要统一指挥,临机决断。
没有统一组织,各自为战。
这肯定不行,到时将会分散注意。
将太史慈编入青虹师任副师长。
再加南部战区成员黄忠、周泰、凌操。
他们正在扶余配合沮授东北战事。
任务完成后,将由东北直接南下青虹师。
有四大名将坐镇,基本无敌。
另外后勤有束显统一协调。
田丰、虞翻协助谋划。
李渔农耕技术指导。
荀贞政务把控。
以及各处私矿港口码头盐场。
提供稳定矿产资源、海盐及鱼肉鱼干制品。
还有四海四旅水上物流运输。
再加上五千料巨船和燧发枪及制胜将军炮。
配合传统回回炮、三弓床弩、燃烧弹等武器。
应该可以无敌于沿海各处。
若说这青虹师的弱点。
那只能说就差一个像沮授、郭嘉、程昱那样的战术智囊坐镇了。
现任军师虞翻,虽然也不错,但比起他们还差点意思。
董先给新改编青虹师的布置任务。
依然是屯驻、磨合、训练还有就是保障。
要做到听到命令,随时能出击的状态。
当然任务以此为主还有一个原因。
因为新装备到位还需时间。
董先打算以三年为限。
让改扩编后的青虹师脱胎换骨。
既能保留原本先锋军的本色。
又能有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
强兵和田丰身为青虹师师长和教员。
自然明白自己肩负的任务。
田丰还是南海郡守。
也算是在青虹师的驻守地内。
但强兵身为被朝廷认证的使匈奴中郎将。
却长期在南边厮混,这就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强兵大大咧咧地说:
“爱咋滴,就咋滴。谁爱要,就拿去。”
“乃翁才不稀罕这啥劳子中郎将!只愿跟随主公,任职这师长一职。”
强兵的说法虽然俗气。
但也说出了董氏集团多数人的心声。
朝廷一个中郎将,能管十几万人?
朝廷一个校尉,能管几万人?
朝廷一个都尉,能管几千人?
而在董先这里。
师长、旅长、营长就可以做到。
董先在布局。
诸侯也在布局。
比如公孙瓒。
他选择与袁术交好。
相当于选择与袁绍对立。
所以他任命自己的师弟刘备为别部司马。
并派了幽州乌桓突骑支持刘备。
袁绍也不示弱。
先是广陵郡守张超因被徐州刺史陶谦排斥。
改让朝廷指派的别驾从事赵昱担任广陵郡守。
于是他只能在酸枣和袁绍待着。
张超想让袁绍为他夺回广陵。
但袁绍把劝说刘虞为帝当成条件。
于是张超派臧洪到刘虞处商议对策。
但其实袁绍也有心无力。
他让丹阳郡守周昕帮助其弟周喁夺取豫州。
防止公孙瓒、陶谦、袁术连成一片。
可惜周昕被袁术所表的豫州刺史孙坚所击败。
因此此时自然无力再帮张超夺取广陵。
而臧洪刚到河间。
便遇上公孙瓒与刘虞互相使绊。
导致事情无法进行。
只能返回酸枣。
于是袁绍改让臧洪到青州。
配合刺史焦和,逐步控制青州。
这其实就是针对袁术、陶谦、公孙瓒下的一步棋。
目的在于要防止他们由北到南联合,围堵袁绍。
看到袁绍派人入青州。
袁术自然也要有动作。
他让孙坚抓紧休整。
准备南下,一起对付投靠袁绍的刘表。
而袁绍为了彻底控制冀州。
也开始着手按逢纪的计策。
收买拉拢韩馥身边的武将谋臣。
唆使公孙瓒南下,减轻刘虞压力,并将压力转移给冀州牧韩馥。
整个中原大地,就像一张大棋盘。
幽州牧刘虞心系朝廷刘协,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太师董卓西据雍、凉,手握朝廷,与后将军袁术和渤海郡守袁绍互相角力。
冀州牧韩馥、益州牧刘焉、兖州刺史刘岱各据一方,左右逢源,待价而沽。
豫州刺史有朝廷董卓所署的郭贡,有袁术所表的孙坚,还有袁绍所表的周喁。
徐州牧陶谦、降虏校尉属国长史都亭侯公孙瓒、青州刺史焦和、扬州刺史陈温、荆州刺史刘表已选边站队,卖力演出。
交址部地处湿南,前任刺史李进任上作古。
新任交址刺史朱符,乃是朱俊之子,刚到交址,无暇顾及中原争斗。
征北将军并州牧灵丘侯董先试图从中渔利。
他的麾下。
太行山中、各地私矿全力开采。
董家沟百工堂军备组,各地工坊,夜以继日,投入生产。
桃花山上,文武后备,也正全力学习实践,随时听候董先派遣。
东北部扶余三江平原,中部夷州岛,南部珠崖儋州岛。
在黄天师、青虹师及四海四旅的辛勤努力下,董氏三大粮仓,已初步成形。
再加上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建军总方略。
这粮食、蔬果、苜蓿、鱼肉、盐酱均能保障。
董氏集团麾下十三州部的军管师旅,正悄悄扩充,三百四十座土楼坞堡港口码头,守备力量增长一倍。
先锋军义从师、白波师、黑山师、烈焰师、黄天师、青虹师正抓紧扩充军力,换装训练,全力备战。
各战区成员抓紧谋划。
这活脱脱是一场盛宴。
只是有些人坐在餐桌边角力。
而有些人只能是菜单上的菜。
初平二年,夏四月,太师董卓终于回到长安。
长安的公卿百官在王允带领下于路边迎接。
董卓放出口风。
让品阶从御史中丞往下的官员需要下拜迎接。
而皇甫嵩刚从议郎升为御史中丞。
这摆明了要让皇甫嵩受辱。
但皇甫嵩不动声色,完全照做。
董卓经过时,还拍着手问他:
“义真服了没?”
皇甫嵩低声回答:
“谁能知道太师能有今日。”
董卓轻蔑地说:
“鸿鹄一直都有长远的志向,只是燕雀不知道而已。”
皇甫嵩有些尴尬:
“当初与太师都是鸿鹄,但如今太师已经变成凤皇了。”
“相国以德辅佐朝廷,带着胜利才回到长安。我有什么不服气的?”
“如果相国要随意杀戮,滥施刑罚,那便是要让天下人人自危,到时又岂是我一个人的事呢?”
皇甫嵩虽然不卑不亢。
但也服了软。
并按着董卓定下的规矩行事。
董卓这才放过了他。
笑着说:
“如果你早点服输,今日便不用拜了。”
说完扶起皇甫嵩,一起入城。
毕竟大家同为西州人。
皇甫氏又是西州望族。
而董卓又退回长安了。
这闹得太难看也不好。
董先让司隶军管旅旅教员莫辰,借着董卓到长安之机。
将郿县的那座专为董卓准备,内有玄机的坞堡献给董卓。
名义上自然是恭贺太师得胜还朝啦。
毕竟真的打退了曹操。
董卓看了这处离长安二百多里的坞堡非常喜欢。
城墙高厚皆是七丈,跟长安城一样。
坞堡基高一丈,周回一里一百步。
这可是从光和四年就开始进行的项目。
数据与标准和史书记载的一样。
这董卓当然很满意啦。
并正式把郿坞命名为万岁坞。
入住前,他还让人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
这才把搜刮来的金银财宝和粮食积藏在坞堡中。
光是其中储藏的粮食就足够整个董卓家族吃上三十年。
董卓还扬言:
“如果大业成功,那么整个天下都是我的。”
“如果不成功,我便守在这万岁坞之中,也可享受一辈子。”
从此董卓常住万岁坞中。
至于朝政,则交给亲信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