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第二个日寇早就醒来了。
这个家伙在装死。张庸早知道。但是懒得揭穿对方。
他现在抓获的日谍太多了。早就审美疲劳。不对,是审问疲劳。一个两个日谍也不珍惜。爱咋咋的。
看不爽直接杀了。比捏死一只蚂蚁还简单。
“想活命,就得拿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来。”
开门见山。
单刀直入。
那个日谍沉默片刻。然后抬头。
“我知道游老爷……”
“知道什么?”
“他的安全屋。”
“里面有什么?”
“我不知道。但是,这个安全屋很重要。里面有多部电台。”
“哦?”
张庸眼神闪亮。
电台?还多部?
好,这个好。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电台。
不但是自己需要。红党那边可能也需要。
眼前的环境,电台是非常敏感的设备。即使有美元也是买不到的。洋行都没得卖的。
究其原因,还是日本人在背后搞鬼。拦截了电台的销售。
日寇拼命拦截华北的电台,也是为了防止有电台流入东三省,然后被抗日分子利用。
“在什么地方?”
“大理道。具体门牌号我不清楚。门外有一根电线杆。电线杆的上面,挂着一个残破的风筝。”
“甘小宁和游老爷是什么关系?”
“他们没有关系。是我无意中知道的。游老爷是我们的人。他潜伏很久了。”
“好!你可以活命了。”
张庸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几部电台,换一条命,值得。下次可能还有收获。
大理道……
好像距离不是很远?
立刻和陈宫澎打招呼,然后带着几个人匆匆出发。
很快到达大理道,找到那根上面有风筝的电线杆。
目标非常清楚。
因为地图显示,里面有武器标志。
换言之,就是这所房子里面,隐藏有武器弹药。果然是安全屋。
没有看到人。
附近的房子也是空荡荡的。
奇怪,人都到哪里去了?难道是感觉局势不对,都搬走了?
这样也好。可以瞎搞。
哪怕是在里面开枪,估计周围都没有什么反应。
当然,想想而已。不可能真的开枪。
开锁。
进入。
目标房屋是一栋两层的古老建筑。确实是有些年头了。
陈旧的家具上有很多黑尘。说明很长时间没有人打扫。
如果是一般的小偷,可能也就是进来看看,发现没有什么油水,多半又会灰溜溜的离开。
然而,张庸不是小偷。
他已经知道这里面是有武器装备的。所以,搜查的十分详细。
按图索骥。找到存放武器装备的隐藏空间。在一个脏兮兮的角落里。外人肯定想不到,这个角落下面,居然还有地下室。用力在上面跺脚,也没有空鼓的声音。显然,这是用大理石板封装的。
仔细的找,终于是找到了机关。小心翼翼的打开。
“吱吱嘎嘎……”
“吱吱嘎嘎……”
果然,挪开的是厚厚的大理石板。
三米长,一米宽,蛮力开启的话,至少需要六个大汉才能抬起来。
下面是一个黑乎乎的储藏室。
应该是有一段时间没有打开了。有难闻的气息传出。
等气息消散的差不多,才点亮火折子,仔细查看。结果没看到电台。也没看到武器。都是一些砖头、石块什么的。角落里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大洋。还有一些零碎的纸币。
看来,这个游老爷,的确是非常小心啊!
储藏室里面居然也有伪装。上面那些零零散散的大洋,就是瞒天过海的。
一般人找到这些大洋以后,估计立刻就收手了。然后赶紧离开。断然不会想到,这个储藏室还有玄机。下面隐藏的,才是真正的宝贝。
将砖头和石块都搬走。将大洋也收集起来。然后继续打开下面一层。
好家伙,下面一层也是用石板封住的。
张庸暗暗怀疑,游老爷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将石板打开。
换言之,就是这个安全屋,不是他一个人使用的i需要的时候,至少会出现五个人。
如此沉重的石板,至少需要五个人才能挪开。
哼哧!
哼哧!
终于,石板被挪开。
“有了!”
“有了!”
成功的找到了隐藏在下面一层的宝贝。
电台!
三部!
武器!
很多!
那个日谍的确没有说错。
他确实知道游老爷的一些秘密。知道这里有宝贝。
所以,无论你做的多么机密,都有可能被猪队友出卖。特工行业也是如此。最怕就是同伴做了叛徒。
日后王天木被抓,陈恭澍被抓,都是被叛徒出卖的。
“电台?新的?”
“对!”
张庸低头查看电台上面的铭牌。
很意外的发现,居然不是日寇自己生产的电台。而是美国人生产的。美国通用公司出的。
这种美国人的电台,功率相当大。居然是15W的。
这个就厉害了。三部电台,全部都是功率15W的大家伙。而不是常见的3W或者5W。
为什么说15W电台是大家伙?
主要是说它的功率很大。传播距离非常远。可以绕半个地球。
这么说吧,功率15W的电台,如果是放在上海的话,已经可以和遥远的莫斯科取得联系。距离足足八千公里呢!
从上海直接发报给纽约,也是丝毫不成问题的。很多外国大使馆、领事馆使用的,也就是这种功率15W的电台。
国内通讯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电池。”
“看到了。”
张庸点点头。
大功率的电台,需要很多电池。
后世的人可能很难理解,那种燃气灶、燃气热水器使用的一号大电池,在1935年,其实是无比珍贵的。
珍贵到什么样的程度?它是战略物资!
战略!
战略!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一个小小的电池,居然是战略物资!敌我双方都严格掌控。
电池和电子管,是保持电台运作的基本设备。也是易耗品。
国内无法自己生产。必须全部进口。
商店里也买不到的。只有特殊渠道。
很多地下战线,为了输送几枚电池,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出现人员牺牲。
现在有多少电池?
足足十盒!每盒都有六个。总共六十个!
六十个!
六十个!
足够一部电台用好多年的时间了。
赶紧吞没一盒。
哪怕是随身空间十分紧张,也必须藏几个。它可是战略物资!
除了电台,下面还有大量的武器。
相对于电台来说,武器就很普通。
有步枪。
有驳壳枪。
步枪就是马四环。大约有一百多支。虽然是比较随意的堆叠在地上,但是状况良好。
随手抓起两支看了看枪管。膛线还是非常整齐的。几乎可以认定,还没怎么使用过。
此外,还有十二挺捷克式轻机枪。都是20发直弹匣。
也都是新枪。质量非常好。
然后就是子弹。也有二十箱。每箱都是1000发左右。总数足足两万多发。
这是安全屋吗?
当然不是。这完全就是武装据点啊!
一旦日寇攻打北平,潜伏在城内的日谍,可以立刻拿起这些武器,在城内大肆制造混乱,里应外合。
怎么打?
没得打。
被日寇渗透成这样,哪里还有胜利的可能?
日寇为了攻略北平,也的确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难怪日寇内阁感觉吃不消。军部投入有点大。
当时的日寇,应该没有想到,二十九军会那么羸弱。会轻松被击溃。
毕竟,在喜峰口战斗中,二十九军表现出来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让日寇也是不敢小瞧的。
谁知道……
然后日寇就飘了。看不清自己了。
三部大功率电台,还有剩下的电池,当然也是全部拉走了。
陈宫澎兴奋的直搓手。
他原来就是何基丰的手下。一直跟着何基丰战斗。后来才调去军部直属的五原手枪团的。
说起这个何基丰,陈宫澎那是眉飞色舞。
都是拼命三郎。
在喜峰口,全部都抡起了大砍刀。
现在,何基丰指挥的109旅,就驻扎在宛平城,和日寇距离不到一公里。可以说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大名鼎鼎的卢沟桥,就是何基丰的驻防范围。
站在张庸的角度,给何基丰补充多少的武器弹药,都是值得的。这位何旅长,那是真的凶猛!杀日寇绝对给力!
“你说,游老爷在其他地方,会不会还有据点?”
“估计有。”
张庸眼睛眯细。蠢蠢欲动。
虽然,这次没有缴获什么财货。可是,武器弹药也是宝贝啊!
在战乱时代,武器弹药比金钱还重要。
有枪,才能守住钱财。
否则,就是小孩子抱着金砖上街,后果可想而知。
“那我们……”
陈宫澎跃跃欲试的。
对于金钱,他不是很看重。但是武器弹药却是非常喜欢。
这是军人的天性。
一次就缴获足足可以装备一个加强连的武器弹药,陈宫澎当然高兴了。
如果可以多缴获几个这样的武器弹药据点,不但可以极大的减少北平城内的隐患,还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武器弹药补充。
事实上,赵登禹的37师,装备水平非常一般。和51师这样的主力是无法相比的。
老上司何基丰指挥的109旅,也急需弹药补充。如果有武器补充,自然是更好了。
此时此刻,哪怕是多一颗子弹,都是好事。
问题是,抓游老爷吗?
估计这个日谍不好征服。说不定会打草惊蛇。
最终,张庸决定扫街。
和当初在上海滩一样,一点一点的扫过去。
就从四海钱庄开始。
这个地方见不得光。做了也不怕。对外就宣称是韩立韩老魔做的。
韩老魔是谁?你们自己慢慢想!
但是陈宫澎反对。
他摇头。
“我对付不了里面那么多人。”
“我们没有特殊的关系。每次只能进入一个人。根本不是里面的人的对手。”
“进去就是送死。”
陈宫澎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
张庸:……
好吧。确实如此。
虽然,四海钱庄的确非常令人心动。但是……
“有车吗?”
“有。”
“那咱们现在就去干点别的活。”
“那他们怎么办?”
陈宫澎对张庸的办事风格,算是深有体会了。
这个家伙,经常做一出是一出的。没头没尾的。说是来四海钱庄,结果抓了甘小宁几个。
人抓了,审问了,也不说怎么处理,现在又要去做别的。
好累。真的。陈宫澎有点无所适从。
幸好,他是战场摸爬滚打出来的。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
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放了。”
“放了?”
“对。放了。”
“那……”
陈宫澎只好将人放了。
张庸表示没什么可惜的。日谍那么多,难道抓回来管饭?
放回去,让他们长一长,说不定下次抓到,还可以割第二次韭菜。北岗太郎就是。割了一茬又一茬。
没说的。准备车辆。然后出发。
游老爷的活动范围,非常广泛。
张庸要找的,就是那种有武器标志。但是又没有人的房屋。
结果,很快就有目标。
在太平街的某栋二层小楼里面,也是有众多的武器标志。
好家伙,这里面也隐藏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吗?
看看四周。这边住的人倒是挺多的。但是这栋小楼里面,并没有人居住。
摆摆手。技术开锁。进入。
意外发现,里面居然打扫的相当干净。桌子上只有薄薄的浮尘。
显然,这栋小楼,应该是有人经常照顾的。可能是日寇。也有可能是日寇雇佣的工人。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说明这栋小楼,并没有被荒废。应该是属于特别照顾对象。
那么,它会是日谍藏匿武器的地点吗?张庸不清楚。
武器弹药是有。可是主人是谁。张庸是真的不知道。
管它呢!全部挖出来再说。
到了自己手里,就是我的。
别人调查,是顺藤摸瓜。他是直接找到瓜。然后再找藤。或者找不着藤都无所谓。反正瓜已经到手。
按图索骥,找到十分隐蔽的地下室。
挖开!
点亮火折子。
“啊……”
陈宫澎倒吸一口冷气。
显然,以他的见多识广,也是惊讶不已。
张庸顿时好奇了。
里面到底有啥呢?
探头下去查看。
然后他也是倒吸一口冷气。
我的娘咧!地窖里面,居然摆放着密密麻麻的马克沁重机枪!
张庸:……
玛德,过分了啊!
日寇居然连马克沁重机枪都准备了。
他们是要做什么?
下次要不要将意大利炮都搬来?
好家伙,足足二十挺马克沁重机枪啊!都是崭新崭新的。上面还有编号。
“是东北军的……”
陈宫澎兴奋的表情逐渐的黯淡下来。
东北军那么多的精良武器装备啊,都落入日寇的手里了。然后日寇将其运输到北平城内,藏匿在这里。
二十挺马克沁重机枪!
都能组成一个机枪连了。还是重机枪连。
可想而知,这些重机枪一旦被日寇利用起来,会给中国军队造成多大的伤亡。
想想都不寒而栗。
弹药也是非常的多,足足有五十箱!五万多发!
这是据点吗?
完全就是军火仓库啊!
骇人。
震惊。
当即和109旅再次取得联系。
这一次,109旅长何基丰亲自带人赶来了。
除了张庸,其他人都很兴奋。
二十挺马克沁重机枪被一挺一挺的搬上来。然后整齐的排列好。
何基丰旅长两眼放光。
都是好东西啊!绝对是精品!质量极好。
虽然是国产的。上面有奉天兵工厂的标志。但是,它的制造水平相当高。
比太原兵工厂和汉口兵工厂的都要高。
其中还有五挺,枪管套筒、供弹口居然是黄铜做的。这就厉害了。
须知道,黄铜的延展性是非常好的,导热性也很好。寿命也是超长。用黄铜制造出来的重机枪,简直就是老黄牛。只要不是人工损坏,几乎不需要担心它的寿命!
“好东西啊!”
“好东西啊!”
何旅长兴奋的拍着陈宫澎的肩膀。
如果当初在喜峰口,他有这样的二十挺重机枪,还有一百箱子弹,绝对教日寇有来无回。
哪里还需要抡大砍刀?直接用重机枪就覆盖了。
日寇一个大队,可以一波带走。
“都是张庸的功劳。”
“张庸,做得不错!缴获日寇这么多的武器弹药!我要给你邀功!给你重赏!”
“旅座过奖了。我不需要赏赐。”
“那你需要什么?你既然有功,必须要赏。赏罚分明,才是治军之道。你也是军人,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旅座,那你奖励我一把日寇的指挥刀吧。少佐以上的。”
“日寇指挥刀?我暂时没有。”
“我可以等的。以后日寇如果全面侵略,旅座驻守卢沟桥,必定要和日寇展开殊死血战。到时候,如果战胜日寇,缴获日寇军官的指挥刀,记得给我留一把就是了。”
“好。一言为定!我给你留一把最高级的!有大佐的给你大佐的!有将军的给你将军的!决不食言!”
何基丰回答的铿锵有力。
他的部队日夜都在宛平城外和日寇对峙,战事一触即发。
大佐的指挥刀有点难搞。少佐的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如果只给张庸一把少佐的,倒是显得有点寒酸了。
不出手则已。出手至少得弄个大佐的。他是旅长。对标日寇联队长。而日寇的联队长军衔刚好就是大佐。
“我冒昧问一句,还有吗?”
“我找找看看。”
张庸也不客气。带人继续开找。
日寇既然连重机枪都敢搬进来,估计其他的武器也不会少。
不要用常理来衡量日寇的疯狂。
如果能发现几门迫击炮什么的,那就爽歪歪。
夜幕降临。
一天又静悄悄的过去了。
夜晚的北平街头,寒风呼啸。灯光昏暗。行人绝迹。
然而,张庸毫不介意。
他在默默的扫荡目标。
何基丰也是带着一个班,开车在后面跟着。
他倒是要看看,张庸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
很快,张庸发现第二个可疑的地方。
其实,一路上,有武器标志的地方非常多。但是张庸没把握判断是否存放大量武器装备。
但是现在发现的这个,应该就是。
有一个日寇。
靠近了。发现是一个黑乎乎的庙宇。
外面写着文昌庙三个字。哦,原来是祭拜文曲星的。似乎香火也不错。
只有一个庙祝。这个庙祝就是日本人。
服了。日谍是真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
居然都有人假冒庙祝!
狗日的!
难道咱们中国人的香火,都被日寇掠夺了?
王八蛋!
“少龙,这是……”
“抓人!”
“好。”
陈宫澎立刻行动。
几个人一拥而上,将庙祝死死的按住。
那个庙祝发现情况不对,拼命的反抗。可惜没用。越是挣扎,越是暴露。最后被牢牢的捆绑起来。
张庸也不审问。在文昌庙里面到处寻找。核对准确的位置。
庙宇里面的味道超级难闻。
好不容易,才在香灰的下面,找到开关入口。
打开一个黝黑的地窖。
难闻的气味立刻窜出。
啊……
张庸倒吸一口冷气。
“咳咳!”
“咳咳!”
然后剧烈咳嗽起来。
糟糕。
是浓郁的香火味。
喉咙被呛得要命。
陈宫澎过来,朝里面看了一眼,惊讶的叫道:“迫击炮!”
“什么?”何基丰也是惊愕。
迫击炮?
你说这里隐藏有迫击炮?
不能吧?
日寇居然将迫击炮都带进来了?
亲自过去查看。
果然,湖南的地窖里面,确实是迫击炮。
所有人都是非常熟悉。看一眼就辨认出来了。因为就是最常见的60毫米迫击炮。
一共五门。摆放的整整齐齐的。
除了迫击炮,还有大量的炮弹。
数了数,居然有足足五百发炮弹。这就厉害了。
五门迫击炮。居然配备500发炮弹。平均一门100发。这是要大开杀戒啊!
五百发炮弹,在城内发射的话,得打掉多少火力点?
猝不及防的守军,面对突如其来的炮火袭击,可能会当场溃散的。
相对于机枪来说,迫击炮的杀伤力更强。威慑性也更强。可以说是步兵手里最厉害的武器。
“赶紧搬出来!”
“赶紧搬出来!”
士兵们纷纷动手。
陈宫澎也是亲自上去帮忙。
生怕那些粗手粗脚的士兵会将迫击炮给摔了。
还有炮弹。那都是危险品。万一有谁没有处理好,轰的一声,弹药殉爆,周围上百米都得夷为平地。
张庸静悄悄的退到了一边,默默琢磨。搬运这种事,不用他参与。
何基丰调来更多的士兵,直接将迫击炮,还有炮弹,都搬回军营。
这里不安全。
军营才安全。
五门迫击炮,500发炮弹,他能封锁整个卢沟桥。
日寇如果贸贸然的冲上来,他可以用这些炮弹将日寇炸的哭爹喊娘,粉身碎骨。这就叫取之于敌,用之于敌!
陈宫澎走过来,“少龙?”
“附近可能还有。”张庸回答。
“什么?还有?”陈宫澎愕然。
匪夷所思。
难以置信。
日寇到底是朝北平城里面藏了多少武器啊?
“带那个日谍过来!”
“好!”
陈宫澎摆摆手。
很快,被抓捕的日谍被带上来了。
张庸伸手扯开他嘴里的破布。结果,这个日谍立刻咬舌头。顿时满嘴都是血。
陈宫澎等人急忙将日谍重新按住,试图阻止他咬舌。但是已经晚了。这个日谍非常刚烈。确实是将舌头都咬断了。然后用恶狠狠的眼神盯着张庸。
张庸无动于衷。
一个狂热的侵略者。被军国主义毒害的家伙。
如果是保家卫国,你表现的这么勇敢,那肯定是英雄。可是,你是来侵略别人,屠杀别人,那就去死吧!
也不说话。招招手。
立刻有人递上来一根三棱刺。刚刚锻造好的。
找的一家铁匠铺,临急临忙的打造了十几把。
做工非常粗糙。胜在坚固结实。
嗤!
给日寇一刀。
然后拔出来。
剩下的事情就不用管了。
那个日谍浑身蜷缩,不断挣扎,然后丧命。
周围的人都是面无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