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是高强度的工作,本来要提供给全身的能量,却大量集中地供给了大脑,这样是很危险的。
那个年代的物质也还是匮乏的,仅仅只是吃饱了饭。
况且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还喜欢忆苦思甜,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全身的营养都远远不够。
母亲从小就教她保护好自己,以一己之力供她上了高中。
并且又让她在家里待了三年,完成了自考,给她自由,让她自己生长。
就像当年外婆认为母亲上了小学,认了字,有了知识,由着她用她的新方法去养孩子一样。
至于姐姐,那是因为不幸在穷乡僻壤生了病,母亲一个人背着她连夜赶到镇上医院,已经太迟了。
如果不是母亲的神速,连命也没有了,这不能怪母亲。
母亲以为她上了高中,文凭比她高很多,又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因此忘了教给她社会这所学校的知识了。
百密一疏。她只是忽略了一件大事,就是忘了早一点告诉她,她和父亲的关系。
并没有像她,在从昆明回来的火车上所想的那样糟糕。
母亲的眼泪,是说掉就掉,掉完就好。而且,这也可能是她从小向外婆撒娇的一种手段。
父亲一看见她掉眼泪,也就不再说什么,他们只是一对普通的夫妇,有争吵也有欢笑,他们的关系很正常。
至于母亲说,“再也不要找一个那么横的。”而不再婚。
那也只是她找的一个理由,只要她想找,那完全可以找一个脾气好的。
她年轻的时候,她20岁的时候就思想新潮,就一心想着自食其力,就不想结婚。
再说,她也知道,她再也找不到像父亲那样能干的人了。
母亲想的是她那么清醒,眼光那么高,一定会等到上了班以后才会谈恋爱,那个时候再教她也不迟。
并没有想到这短短的一句话,竟然会影响到她。
再说,如果只是一段普普通通的恋爱,那就只是划一只小舟在平静的湖面上荡漾。
而不是驾一艘大船,也根本就触碰不到,这些波澜壮阔的大海之下的暗礁。
母亲从来不告诉她,她和父亲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冼锐从来不更多地解释,他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她也从来没有学会怎样去提问,她只是在心里瞎猜瞎想。
不过再早一点教她,在她要懂不懂的时候教她,她也未必会听,就像当年母亲根本就不会听外婆的一样。
教她道理她也许不听,但是告诉她他们真实的夫妻关系是什么样的,倒是很有必要。
她真的应该,哭死在厕所里!
母亲从来没有说过:“这个家,全靠你爸爸做支撑。”
父亲也从来没有说过:“爸爸在外面工作,这个家,全靠你妈妈做付出。”
国家要讲国家的故事,简明扼要,掷地有声,适当温存,让童叟皆知。
大家要讲大家的故事,团结奋进。
小家要讲小家的故事,温馨有爱,互相支撑。
爱家和信佛一样,家,就是一个信仰。
要强化家的概念,要制造家的氛围,家要有家的用心经营,家要有家的样子。
大人贡献大人的力量,小孩子贡献小孩子的力量,都要全心参与,不要偷懒,不要过份索取。
再也不要像以前那样,父母不告诉孩子一切,不告诉孩子家是怎么样经营的。
让孩子的向心力不强,能力也得不到锻造,还被歌颂成父母的美德。
他无法融入事中,总是罝身于事外,却被误认为是自私自利。
如果没有家的信仰,国家就只是国土,大家就只是一个大房子,小家就只是一个小房子。
命如无根之飘萍,能力越大人生也越迷茫,破坏力也越大。
自由,让她生长。
自由,也让她反抗生长。
自由,也是一把双刃剑。
谁也没有想到,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她会在一串红的楼梯口,遇到冼锐。
如果不是遇见了冼锐,她的确不会那么早就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