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永世帝唐 > 第三百二十九章:思鲁认怂

第三百二十九章:思鲁认怂

老夫心痛啊心痛那七十余载的光阴啊若老夫早年也能领悟此番道理”

说到这里,他没接着往下说,殷清风猜不透他是想说琅琊颜氏从此就不同了,还是想说天下人将因他而受益。

颜思鲁“认怂”了,他今天的目的就达到了。若是颜氏愿意出面将他的言论散播出去,恐怕曲阜孔氏将再难保住中国第一姓氏的名头了。

曲阜孔氏在孔子去世好多好多年后才开始兴旺的。

西汉永光元年,汉元帝封孔子十三世孙孔霸为褒成君,奉孔子祀汉平帝元始元年,又封孔子十六世孙孔均为褒成侯。

南朝刘宋元嘉十九年,朝廷下令免除靠近孔林五户百姓的徭役,充任孔林洒扫户,负责打扫孔林的卫生,代代世袭。

开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将孔子三十五世孙孔璲之由褒圣侯提升为文宣公。除授予孔子家族的历代宗子世袭爵位以外,朝廷也不时封赐食邑、绢帛,免除徭役,优待孔子后裔。

唐末,宦官乱政,藩镇复起,战乱不休,唐朝皇室自顾不暇,对孔氏家族的优待也远不如过往,孔子四十二世嫡长孙孔光嗣因此未能承袭文宣公的爵位,只是在唐天祐二年被任命为泗水县县令。

后世人都熟知孔子的后代被封为衍圣公。这个封号始于宋至和二年,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至一九三五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

孔氏的子弟众多,每到战乱时也不是一味的躲在曲阜等待被屠杀。魏晋之后,孔氏裔孙多在外地做地方官或京官,相继定居住所。散居外地的以河北省为最多,称为“河西派”,是孔氏家族的一大支派。

河西派的始祖是孔子三十一代嫡长孙之侄孔颖达。他是隋唐时期孔氏的代表人物,在朝堂上的政治地位要远远高于他在老家的亲戚。

孔颖达本是李世民的秦王府学士,前年李世民解散天策府之后,别人都暗中跑到李世民那里表忠心,唯独少了他和叛变的褚遂良。

现在,孔颖达在家吃米,有唐一代也没出现尊孔的意识,若颜氏这时出手,一定能获天下人的拥戴。

就在殷清风瞎琢磨的时候,颜思鲁说道:“那,你是如何看待孔圣之学的呢?”

不管殷清风的三层境界说得有多好,他最关心的还是殷清风将如何看待儒学,毕竟,他的先祖可是孔子的门徒。

如何看待孔圣之学?命题有些大若是后世的愤青来回答,一定把孔老二骂的体无完肤。

孔子还活着的时候,世间还没有“儒家”或“儒学”这个说法。

说文解字注:“儒,柔也,以叠韵为训。”“儒”就是“柔”的意思,这两个字是可以互为解释的。说文解字还说:“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并进一步阐述说:“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

孔子及其论语思想体系的核心,就在于一个“仁”字。

“仁”,一是要“仁者爱人”,二是要“克己复礼为仁”。

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讲人们时常要自我克制,要注意按照周礼的规范行事,要处处用“为仁”的方法去实现“礼”,从而达到和实现其社会和谐、人类和平,等等。

孔子及其论语的哲学思想,是何等的“温柔”和“美好”。正是这种“柔”“美”的思想体系,迎合了那些封建统治者们所谓“仁政”的治国方略。于是,他们便把孔子及其论语的思想称之为“儒家学说”,自然,孔子也就成了“儒”家的开山祖师。

所以,孔子之学和儒学还是有区分的。毕竟,他只留下了一本不是他亲手撰写的论语,而儒学的思想典籍却包括四书五经。

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中庸相传为孔子的嫡孙子思所作。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诗经的作者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被称为古文尚书。今文尚书则是由孔门弟子轌子贱后裔伏生传下来的。

礼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周易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由孔子修订而成。

这九部典籍,除了大学和孟子外,剩余七部都与孔子有关,或许这就是建国后某些人批判儒学而把帽子都扣在孔子头上的根源吧。

说儒学害人,不要找孔子,而要去找朱程理学。是朱程理学毁了儒学、毁了孔孟之道。然后再去找朱元璋算账,是他把开科取士的儒学内容定为八股文的格式的。

若是孔孟在九泉之下知道后世还有朱程理学和八股文,他们会认同吗?恐怕他们一定会撸起袖子上去抽巴掌了。

颜思鲁问的是孔子之学,那就单指论语里面的内容。

殷清风回道:“孔圣广收门徒,便是在追求教化天下。后世的门徒一面教化天下,一面又将这圣人之道弄的晦涩难懂,不但人读不明白,寻常百姓就更是难以理解。

百姓大多是不识字的。只有将孔圣之学用最通俗最简单的言语说出来,百姓才能听懂、才能遵从。这也是外孙与相时舅父说过的大道至简。

孔圣之道是世间通理大道,不是每个人都能领悟通透的,但也不必穷究每一个字每一段话,只要牢记孔圣的本心就好。

孔圣的本心的什么?

是孝敬父母,是兄友弟恭,是崇尚礼仪,是仁者爱人

恪守这些道理,就不会做一个损人不利己或者损人利己的人恪守这些道理,君王就会仁爱天下,官吏就会爱民如子,百姓就会敬官吏为父母

说到孔圣之学,外孙另有一礼要献于姑翁面前。”

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来自罗马的异梦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