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不仅培养有文官,也培养有武将。
他们自认为刘琨在和他们进行博弈,而他们自认为博弈的点在于,刘琨让他们献出家族里的人才,但却不想给他们那么多利益。
他们与刘琨的需求自然相反,他们想要在献出家族里的人才的同时,能从刘琨手上分得更多的利益。
就算刘琨分给他们世家的利益,没有昔年西晋王朝时期,司马晋室分给的多,可是也不能少太多。
现在是什么情况?
刘琨建国称帝居然没有告知他们世家,更没有召他们世家商议,好像完全把他们世家排除在外!
“难道这就是刘琨的终极手段?他这一招不得不说真是够狠!”
各世家的家主,没有一个脸色不难看。
任何一个王朝建国称帝当日,都必定给大批人封官封爵,这是最大的一次利益瓜分。
各世家如果不能参与,难以想象会错失多少利益,未来有多么被动。
他们自认为刘琨这是在故意针对各世家,逼迫各世家妥协,白用各世家的人才,却不打算给各世家多少利益。
世家们当然是又惊又怒。
可惜晋阳军崛起速度太快,晋阳军击败二十六万羯族军队两路进攻之前,各世家始终不看好晋阳军,加上当初要求刘琨亲自登临邬堡拜访刘琨没有来,各世家人才一直没有出世。
以至于不仅晋阳军中的武将,晋阳五郡各郡县的文官,也都没有各世家的人。
各世家此刻哪怕不满,内心惊怒,却也做不了什么,无法对刘琨进行任何反制。
他们这个时候才突然意识到,似乎他们并没有多少可以和刘琨讨价还价的筹码,除非他们能下定决心,只要刘琨不先向他们低头,他们家族里面的人才就一个都不许为刘琨效力。
而当下刘琨此举却已经先一步变相的告诉各世家,他有决心不用世家里面的任何人才!
各世家倒是有一种莫名的自信,只要刘琨想要进一步扩充势力,想要真正扫平诸胡,治理将来攻占下来的更多郡县,就必定离不开各世家的人才。
如果各世家豁得出去,坚持与刘琨博弈到底,最后刘琨一定会妥协。
但是博弈到底需要博弈多久?几个月,一年?
马上就要到来的建国称帝,各世家都能忍住不在当日分一杯羹?
就算一个世家有博弈到底的决心,其他各世家同样有这样的决心吗?
各世家的家主心里的答案都是,没有!
世家之间同样有竞争,想要齐心协力太难了。
“看来我们只能先妥协了,只要晋阳军立国得稳,未来就有很多时间可以一点点争取。”
有世家的家主叹息一声说道。
之前各世家想要和刘琨博弈的是,比如一个顶尖的世家人才,需搭配五个甚至十个平庸之才,刘琨想要用一个世家顶尖人才,便要相应的额外给五个甚至十个平庸的世家之人封官职。
至于什么是顶尖人才,反正自东汉时期就有一套考核机制,你作为主公,你要考什么你可以自己来定。
比如文官你可以出题考核天文地理,百姓治理。武将你可以先观其个人武艺,再考其军阵韬略等等。
反正每一个世家都自认为自己有一两个,按照东汉中后期,按照曹魏时期,西晋时期考核标准的顶尖级别人才,同时世家们还觉得,他们所谓的平庸之才,也至少是识字,能背几篇经典文章,反正也比普通百姓强得多。
此刻,各世家口中的‘妥协’,不外乎是他们家族里的顶尖人才可以先交给刘琨使用,不要求刘琨必须搭配多少其他平庸之才。
不管怎么说,至少这些交给刘琨的顶尖人才,肯定能先占得一些官职,先借机渗透进新建朝廷的体系之中,未来再慢慢谋划,一步步争取利益。
基于这样的心理。
从这一天开始,晋阳五郡境内,所在邬堡里面的各世家的家主,都不约而同的离开邬堡,以最快速度赶往晋阳城拜见刘琨、刘绍父子,打算当面表明自己家族的态度。
各世家的家主抵达晋阳城之前,刘琨、刘绍提前得到消息。
刘绍听到消息的时候,只是冷笑一声。
他在常建新影响下,以及这些年亲眼目睹各世家门阀一味龟缩在邬堡避世,丝毫不顾外面普通汉家百姓在胡人铁骑下如何凄惨,所以对世家门阀更多的是不屑与敌视。
刘琨听到消息的时候,则是无奈的叹息一声。
相较于刘绍记事的时候天下已经大乱,他当初年轻的时候,西晋王朝可是还处于‘盛世’之中,虽然这盛世只是世家门阀,贵族之间的盛世,但毕竟比天下大乱的时候有秩序。
刘琨自己混过世家门阀那一套,知道世家门阀的各种心理与手段,都不用等那些世家的家主来到晋阳城,他就猜得出那些世家的家主抱着什么心思来的。
有常建新提供大量书籍以及科举选官制度,这两年选拔出来的人才,刘琨用着感觉甚至很多人不比昔年世家出身的所谓‘顶尖人才’差,更是比世家那些平庸之才好用得多。
所以他倒也并没有去使用世家那些所谓顶尖人才的打算。
可是他又很清楚的知道,等各世家的家主到晋阳城以后,得知他连世家的‘顶尖人才’都不打算用,势必难以接受现实。
他无法预料,到时候那些世家会做些什么,会搞多少小动作。
当然,他并不是害怕什么,毕竟当前无论是晋阳军中的武将,还是晋阳城,以及其他各郡县的地方文官,都没有世家的人。
他只是很清楚,世家门阀对官位、对各种资源有天然的执着,你不让他们分利益,他们一定气急败坏,然后想方设法,用尽一切手段也势必要变相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