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刘琨便拟定好圣旨。
次日一早,先是当朝宣读,而后传至大唐疆域每一个郡县。
无论那些世家得知圣旨内容以后如何气急败坏,现在的他们都没有能力掀起多大波澜,影响不了大唐五郡范围内的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大唐建立,刘绍便一直带着赵斌、张信二人,主导唐军训练,以及为今后主动出征打击诸胡做各种准备。
要做的事情,首先是三万多伤兵养伤复原。
后是一万三千左右奴隶新兵养好身体素质,同时进行各种训练,使他们真正融入唐军之中,成为唐军战斗力的一部分。
再后是兵器、盔甲的生产。
最后的各种军械器具的准备,比如每一场仗都要大量消耗的箭矢,比如制造大型攻城器械的核心部件。
未来大军主动出击攻伐,肯定需要大量攻打城池。
虽然攻打城池所需的大型攻城器械主要是木头,但一辆真正好用的大型攻城器械,最好有些关键部位用铜制或者铁制。
甚至一辆大型攻城器械,如果想要在敌人的火攻下坚持时间更久,最好直接用铜皮或者铁皮把每一根木头都包住。
当然,用铜皮或者铁皮把攻城器械的每一根木头都包住,制造过于困难,造价过于昂贵。
那样一辆大型攻城器械的造价,怕是比二十辆普通攻城器械的造价都还要贵,除了大一统的强盛王朝能整一些以外,还没有其他势力用过那样的大型攻城器械。
灭亡西晋王朝的匈奴人用不起,这几年南征北战攻下大片疆域的羯族人也用不起。
首先说伤兵的养伤和复原问题。
有常建新从现代时空直接提供缝合针线、碘消毒液、酒精消毒液、消炎药、青霉素、一次性输血袋、血型试纸等,以及一些现代总结的外科手术经验。
当初在大战期间受伤的将士,只要能得到及时救治,真正死亡率不算太高。
守城战的话,直接阵亡的概率甚至不到一成,后续救治无效的概率也就一成左右,真正的死亡率也就两成左右。
野战的话,直接阵亡率高一些,毕竟在打败敌军之前,都没有精力救治伤兵,一般直接阵亡概率会超过两成,后续治疗无效死亡也会有一到两成。
不过,无论是守城战还是野战,情况不太意外的话,六成以上受伤将士都能最终活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青霉素哪怕有阚冉冉管理的医药公司做为渠道,也不容易弄到太大量,主要是以供给宠物医院的名义购买兽用青霉素。
兽用纯度没有人用的高,主要是过敏概率比人用高一些。
但有得用和完全没有得用,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哪怕只是现代的兽用青霉素,它也给古代时空的伤兵们一个‘兜底’,让他们不用过于担心伤口感染的问题。
三万多伤兵之中,有些伤兵是在城池防守战第一天就受伤的,到如今都已经两个多月时间,伤势轻一些的甚至都有人痊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