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可曾听闻那句古语‘世家千年不朽,王朝百年轮回’。
他们正是那依附于王朝之上,贪婪吸血的存在。
今日之患,若不根除,他日必将成大祸患,威胁大唐之根本。
李夜之言,犹如晴空惊雷,骤然在李世民的心湖中炸响,震颤着他的思绪。
他细细品味着那番话语,每一个字都如同锋锐的刀刃,切割着他内心的平静。
须臾间,一抹决绝与狠厉在他的眸中掠过,他转而望向东方宇,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东方,此事便依你锦衣卫之律行事,无需顾虑朕的私人考量!”
言罢,东方宇毫不犹豫,领命而去,步履间尽显干练与果决。
待东方身影渐行渐远,李世民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分赞许,他温和地望向李夜,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
“夜儿,未曾想你对政局的洞察竟如此敏锐,将你置于军旅之中,倒是颇有些大材小用了。
不如,你就留在朕的身旁,与朕并肩共理这天下大事,如何?”
李夜闻言,心中微惊,未曾料到自己一番发言,竟在李世民心中激起了如此波澜。
他轻轻一笑,谦逊中带着几分无奈:“陛下过誉了,臣不过是依史而论,实话实说罢了,哪里称得上懂得许多。”
“依史为鉴,所言何朝之史也?”李世民轻声问道,语中带着几分探究。
李夜闻言,恭敬地回道:“陛下,臣心中最为敬仰者,当属秦始皇陛下。
他以法治为基,虽手段稍显严苛,但在那纷扰乱世,重典之下,大秦迅速归于安宁。
由此可见,循国法而行,必有其道。
臣亦以此为行事之则,深信一国治理,不应为私情、派系所绊,唯依法而行,
方能彰显法律之真谛,使国家长治久安。”
李世民闻言,脸上闪过一丝讶异,这般独到的见解他确是首次耳闻。
他直言不讳:“古语亦有云,法不徇情,然人情世事,岂能不微妙地渗透于法律之施行中?”
李夜轻轻摇头,眼神中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缓缓道来:
“陛下所言极是,但此情此景,实则源于律法之网尚有疏漏,不够精细周全。
试想,若律例严丝合缝,举国上下,事事皆循法而行,百姓方能安居乐土,免受不公之扰。
国之大者,以人为本,孟子早有先见之明,道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真谛。”
李世民沉吟着,目光深邃地沉思着李夜的话语,而李夜则愈发坚定地补充道:
“陛下,世间万物,本就存在着天然的层次与界限,人群之中亦是如此,阶层分明。
百姓们的生活,已是步履维艰,若再添上被欺压之重,一旦生存的希望之火熄灭,他们终将走上反抗之路。
陛下,您曾亲身领军,以仁义之师夺得天下,那时的民间疾苦,您定当感同身受。
其实,百姓所求,不过是些朴素至极的愿望——饱腹暖衣,便能心满意足。
他们的心愿,简单而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