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援边人员的选拔半个月后就会尘埃落定,而出发的日子定在一个月之后,陆亦可暗自思量,决定趁着这中间的空当,瞅准时机再带着李达康奔赴一趟省城。
至于具体哪天启程,还得结合李达康彼时的工作繁忙程度灵活调整,毕竟如今的他已然正式成为市长身边不可或缺的专职秘书,手头的事务千头万绪,忙得不可开交,与之前那段悠闲自在的时光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想当初,新书记尚未到任,身为专门服务于市委书记的秘书一科负责人,李达康每日的工作状态用无所事事来形容都丝毫不为过,大把的闲暇光阴任由他随意打发。
夜色如水,悄然流逝,平静无波。
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轻柔地洒向大地,李达康便如同往常一样,步履匆匆地准时抵达市长办公室。
“跟我去趟方清县。”
李达康前脚刚踏入办公室,市长祁晓君后脚便跟了进来,神色匆匆,语气急促且直接地说道。
“需要提前跟当地打个招呼吗?”
李达康微微欠身,态度恭敬而谦逊地请示道。他心里门儿清,这类出行安排,看似简单,实则暗藏诸多门道,稍有不慎,便可能让整个行程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无功而返。
“不用,要是提前打过招呼,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必然会被刻意遮掩,咱们可就啥都看不到了。”
祁晓君果断地摆了摆手,语气坚定,眼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仿佛一位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军,对即将开启的暗访行动胸有成竹。
“那我这就安排一辆商务车。”
李达康心领神会,立刻应道。
他深知,市长的专车虽说如今已不再悬挂那种格外醒目、让人一眼便能认出的特殊号牌,可在体制内这个相对封闭且信息流通迅速的圈子里,专车的存在依旧不是什么秘密。
乘坐专车前往,无异于提前向外界宣告行踪,与提前打招呼的效果并无二致,根本无法达成暗访的初衷。
半个小时后,一辆宽敞大气的商务车稳稳地停在市政府大楼前,李达康和祁晓君先后上车,车门关闭,车辆缓缓启动,如离弦之箭般向着方清县疾驰而去。
“知道我为什么挑方清县吗?”
行驶途中,祁晓君突然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李达康,抛出这么一个看似随意却又暗藏深意的问题。
对此,李达康可是丝毫不敢懈怠,昨晚挑灯夜战,专门针对方清县的情况做了一番细致深入的功课,此刻听到问题,当即有条不紊、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方清县堪称京海市下辖各县中的翘楚,是当之无愧的经济重镇。
全市超过半数的工矿企业如同繁星般扎堆汇聚于此,为京海市的经济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令人头疼的棘手难题。
违规排污现象猖獗肆虐,屡禁不止,已然成为当地生态环境的心腹大患;
安全事故发生率更是持续走高,在全省都位居前列,令人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