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兄弟们被淘汰后,我被迫登基了 > 第180章 前朝血脉

第180章 前朝血脉

又是一个阳光尚未完全穿透云层的早晨,皇宫的大殿外,群臣早已整齐地排列等候。

他们的脸上带着疲惫与忧虑,对即将到来的早朝没什么兴趣。

众臣在朝堂上等得花都要谢了,才见迟到的景熙帝晃晃悠悠坐上皇座。

每天猜测景熙帝今日会迟到多久已经成了他们的日常。

每一个人都能敏锐地察觉到,与几年前那个精神矍铄、意气风发的皇帝相比,现在出现在他们面前的陛下状态简直是糟糕透顶。

从前的景熙帝,虽说不能称之为绝对的勤政之君,但也绝不会像如今这般,次次迟到早朝。

曾经的他对待朝政之事起码还算认真,很少在庄严的朝堂之上整个早上都哈欠连天,一副精神萎靡、心不在焉的模样。

如今每次在朝堂上商议国事已经变得异常困难。

因为景熙帝总是表现得极不配合,对于大臣们的奏报和建议,常常是爱搭不理,颇有一副甩手掌柜的架势。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大臣们在大殿中慷慨激昂、滔滔不绝地说着国事,而景熙帝却特别不上心,根本没听进去。

大臣等着他的回答时,他打个哈欠漫不经心道:“朕刚才没听清,你再说一遍。”

很显然,他们这位陛下眼下已经对朝堂之事失去了兴趣和热情,将心思全都放在研究如何能长生不老上。

有事没事就嗑丹药,好在没强迫他们也跟着嗑丹药,不然他们非得赶紧使力换个皇帝。

真正为大夏的前途和命运考虑的臣子,没有一个不在心里叹气的。

历史上那些沉迷于磕丹药追求长生的皇帝中,有哪一个是能够长命百岁、善始善终的呢?

虽然这样的想法有些大逆不道,但如果景熙帝一直这样执迷不悟、不知悔改。

众大臣还是挺希望他能早点离开人世,去地府与曲家祖宗团聚,将这天下交给有能力的下一任君主。

毕竟,要是这大夏真被他们这位嗑药嗑得越来越糊涂的陛下继续治理下去,距离亡国恐怕就不远了。

他们一点儿也不想成为亡国奴,不想让祖辈们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在他们这一代毁于一旦。

很多大臣都希望这太子之位能够尽快确立下来,以便在景熙帝下台之后赶紧接手国事。

如今,有资格担当太子之位的皇子只剩下两个了。

时间紧迫,局势危急,再拖延下去,没准这两个皇子也会遭遇不测。

究竟是立三皇子还是八皇子为太子,陛下能不能给个明确的准话?

就连平日里最为佛系的礼部尚书也再也无法保持淡定和沉默。

早朝开始,他又开始了每个早朝的日常——恳请皇帝立太子。

礼部尚书站出队列,恭敬地行礼后,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太子事关国之安危,此事……”

没想到今日还不等他把话说完,景熙帝便打着哈欠,极其不耐烦地大手一挥,随口说道:“哦!既然这样就立小三为太子吧!”

此言一出,犹如石破天惊。

满朝文武皆被这突如其来的决定震惊得呆若木鸡。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目瞪口呆地看着上首那个越发老态尽显、神色憔悴的男人。

有的大臣甚至没忍住伸手抠了抠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陛下竟然说要立太子?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有的人则下意识地往大殿外看了看,心中暗想:太阳没从西边出来吧?

哦,今日阴天,没有太阳。

一时间,朝堂上鸦雀无声,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明白今天的景熙帝怎么这么好说话。

当听到景熙帝说想要立靖王为太子,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有些大臣不禁犹豫了。

他们的目光中透露出迟疑和困惑,内心开始了思考和权衡。

其实,比起那毫无建树、平庸无奇的靖王,他们更倾向于在西北大出风头的永王登基。

多年来,靖王在朝中一直表现得碌碌无为,从未展现出任何令人瞩目的才能和智慧。

无论怎么看,靖王都不像是个能治理好大夏的好皇帝。

永王则最令人意想不到。

过去的他在宫中并不显眼,甚至因为他是在宫外长大的,十多岁才认祖归宗的,很多人的目光都注意不到他。

但当他前往北地之后,仿佛凤凰涅盘一般,逐渐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和卓越的才华。

在西北的土地上,永王调兵遣将,抵御外敌的入侵,保卫了边疆的安宁,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大臣们在朝堂之上交头接耳,面色凝重,内心充满了犹豫和纠结。

终于,有一位大臣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站了出来。

他整了整衣冠,向前一步,抱拳躬身,道:

“陛下,靖王这么多年来,在诸多事务上一直表现平平,庸庸碌碌,实在难以让人看到其卓越的才能与担当。如此这般,似乎并非是太子的最佳人选啊。”

这位大臣说完,额头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

景熙帝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

听到这番话,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似笑非笑起来,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光芒,犹如寒夜中的冷星,让人不寒而栗。

他紧紧地盯着说话的大臣,缓缓说道:“那依你之见,你想让朕立谁为太子?”

语气看似平和,实则仿佛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让人感到窒息。

大臣顿时感觉如芒在背,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这不是明摆着的问题吗?

如今健在且有资格竞争太子之位的皇子,仅剩下靖王和永王。

若不选靖王为太子,那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要选永王为太子。

但这样直接而又明显地忤逆皇帝心意的话,这位大臣哪怕有再大的胆子,也实在是不太敢和景熙帝直说。

他不敢说,可不代表朝中无人敢言。

那些热衷于死谏、以直言敢谏闻名的御史们,向来是不惧权威的。

此时,一位姓杜的御史挺身而出。

他昂首挺胸,目光坚定,毫无畏惧之色,大声说道:“陛下,永王在西北的功绩和表现有目共睹。他调兵遣将,抵御外敌,安抚百姓,赢得百姓爱戴与拥护,这样的能力和作为,才是我们大夏目前所急需的,臣以为当选永王为太子。”

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掷地有声。

景熙帝看向他的目光瞬间变得充满敌意和不满,心中暗自揣测:原来这也是小八的人。

景熙帝的声调拐着大大的弯,拖长了声音“哦”了一声。

那声音仿佛从牙缝中挤出来一般,让人毛骨悚然。

接着,他冷冷地问道:“还有谁和他有一样的想法?”

朝堂之上,气氛瞬间凝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赛博朋克2077低配帝皇四合院揍傻柱虐贾家坑死易中海时来允转COS瞎子穿越盗墓世界背景后云山万重,破影寻踪灵异都市之要我一个精神病去除妖仙侠之苏瑶葛御港片:卧底李光耀的成长史四合院:穿越三年系统才来你一个胖子当什么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