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那一众兄弟不是离奇失踪,便是残疾甚至死亡的悲惨下场来看,陆昭媛此人绝对不是个心慈手软的善茬。
如果靖王最后真的成功登基称帝,以陆昭媛的心性和手段,是绝不可能放过手握重兵、对他们构成威胁的自己的。
燕澄可不想坐以待毙,更不想让自己在意的人也陷入危险之中。
所以,他未雨绸缪,提前做了准备。
实在不行,大不了就造个反,他又不是没有那个实力和底气。
至于造反会不会遗臭万年这个问题,根本不在燕澄的考虑范围之内。
在他看来,人若是已经死了,还去考虑身后名声臭不臭的问题又有何意义?
当接到谢首辅送来的信,以及那各种通行令后,燕澄终于下定决心,踏上了领兵返回京城的道路。
此行前途未卜,充满危机和变数,燕澄没有带上年幼的平安。
而是将平安托付给了燕濯和四公主照顾。
他不想让孩子卷入这场可怕的腥风血雨之中。
有了来自各位大人赞助的通行令,燕澄一路上走得颇为顺利。
虽然他们的行动还是惊动了一些地方的官员和百姓,但那些人的报信速度自然比不上急行军的步伐。
一路快马加鞭,当赶到京城时,已是黄昏时分。
此时,京城的城门还尚未关闭,夕阳的余晖洒在古老的城墙上,映出一片金黄。
远远见到城外有大批兵马不断朝京城靠近,守城的士兵们原本还在打着瞌睡或是闲聊,瞬间被吓得一个激灵,全都站了起来。
他们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恐,差点震惊到咬破嘴唇。
其中一名士兵刚要转身去禀报有人带兵闯到了京城。
他的顶头上司便急匆匆地赶来告诉他不用管这事,当做没看到就好。
士兵满心的疑惑和不解:“……”
这么多穿着铠甲、手持兵器的士兵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他怎么可能当做看不见?
他又不是真的眼瞎!
可是没办法,顶头上司的要求他不能不服从,无奈之下,只好闭上两只眼睛,假装真的什么都没看到。
京城里的百姓们起初也被突然出现的大批兵将吓了一跳。
但见城内其他地方波澜不惊,城门口的士兵没有阻拦他们,便以为是正常的军事活动。
于是很快就平复了心情,继续之前做的事情。
就这样,燕澄顺利地带兵来到了皇宫之外。
护卫皇宫的护卫统领是陆昭媛极为信任的心腹之人,当然不可能像其他人一样对燕澄放水。
虽然他不明白这样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怎么就能够悄无声息地走到了皇宫大门外。
但还是在第一时间派人去给太子和陆昭媛报信。
然后他迅速安排手下的士兵准备抵抗。
一时间,皇宫内外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然而,士兵们还没怎么开始行动,便见无数大臣从皇宫外各处走了出来。
他们来到燕澄面前,和领头带兵的燕澄说了几句话后,便转身冲着皇宫大声呼喊。
“陆昭媛是前朝皇室血脉,我们大夏绝对不能让流着前朝皇室血脉的人登上皇位!”
“你们要助纣为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