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时,只见那秦王府的客卿王爷面带微笑,彬彬有礼地朝着众人拱了拱手,然后开口说道:“依目前的情况来看,想必齐王已然成功踏入蜀地了。事不宜迟,我必须立刻启程返回,将这一重要消息速速禀报给我家大公子知晓。那么,今日就此别过了,各位。愿我们山水有相逢,日后有缘再会!”话音未落,这位客卿王爷便毫不犹豫地转身,如离弦之箭一般向着秦地的方向疾驰而去,眨眼间便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此时此刻,井岩只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羞愧得恨不能找条地缝钻进去。以往的时候,都是有桂王出谋划策,而他只需按照计划付诸行动便可。可谁能想到,此次竟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把事情搞得这般糟糕、狼狈不堪!他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赶紧回到桂王府,向桂王请罪。
所以,井岩也顾不上再多做解释或寒暄,匆忙寻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跟齐王府的客卿王爷匆匆道别之后,同样心急火燎地踏上了归途,脚步快得仿佛身后有恶鬼追赶一般。
眼看着井岩像见了鬼一样落荒而逃,齐王府的那位客卿王爷站在原地,脸上露出一副欲哭无泪的表情。之前明明说好了有一场丰盛无比的大餐等着他享用,可现在呢?自己不仅疲惫不堪,更是饿得前胸贴后背,而且还平白无故地挨了一顿暴揍,浑身伤痕累累。结果到头来,就只得到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他满心愤懑地朝着桂王府大军离去的方向望去,只见扬起的滚滚尘烟在空中弥漫着。无奈之下,他只能伸手轻轻地抚摸一下自己那不断发出“咕咕”叫声的肚子,仿佛这样就能稍微缓解一下饥饿感似的。随后,他满脸愁容地摇了摇头,抬头望了望天,辨别出蜀王府所在的方位后,便心急火燎地拔腿追了上去。
经过两天两夜马不停蹄的奔波,当齐王和其他人终于抵达蜀王府大门口时,这位客卿王爷也总算是追上了众人。此时的他看上去面容憔悴不堪,整个人像是瘦了一大圈似的,身上的衣服也变得脏兮兮、皱巴巴的。然而,周围的人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个都是风尘仆仆、疲惫至极的模样,所以谁也没有心思去嘲笑谁。
这时,其中一名王爷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抬起手轻轻叩响了蜀王府那扇厚重的朱红色大门。
随着清脆的敲门声响起,齐王府众人的寄居生活也就此拉开序幕。虽然从今往后都要仰仗他人鼻息过日子,凡事看人脸色行事,但眼下这种情况实属无奈之举。毕竟,只有先保住性命存活下来,才有可能寻找到东山再起的契机啊!
没过多久,他们一行人就被迎进了蜀王府。从迈进王府那巍峨高大的正门开始,一直走到通往内府的道路上,周围的景象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般展现在他们眼前。这一切让人们不禁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时间在这里停滞不前,所有的场景都与昨日别无二致。然而,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其中微妙的差异——此时的他们身处南方的蜀王府,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远在北方的齐王府。
就在快要迈入蜀王府内府之际,众人突然停下脚步,不约而同地转过身去,面向北方的天空。那里,正是齐王府所在的方位。接着,他们整齐划一地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朝着齐王府的方向叩首行礼。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叩头都饱含着对远方亲人和故园的深深思念与眷恋。等到再次抬起头时,每个人的脸上早已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泪痕。
尽管心中悲痛万分,但众人知道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于是,他们强忍着泪水,重新站起身来,毅然决然地背起依旧处于昏迷状态之中的齐王,稳步踏进了蜀王府的内府。
此时此刻,蜀王府的内府大厅里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凝重的气氛。蜀王端坐在正中央的主位之上,身旁分别坐着北海至尊、西门至尊和南宫至尊等几位德高望重的人物。此外,张林也站在一旁,神情肃穆。而齐王的儿子则焦躁不安地在内厅来回踱步,时不时望向门口,满心期盼着能早日见到父亲归来。
终于,当看到远处出现那些熟悉身影的时候,齐王的儿子再也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的情绪,像离弦之箭一般飞射而出,径直冲向了门外。待到看清众人肩头昏迷不醒的齐王时,他整个人瞬间僵立当场,紧接着便“哇”的一声嚎啕大哭起来。那哭声撕心裂肺,令人闻之心酸不已。
蜀王等人见此情形,亦是面色大变,连忙快步迎上前去。一时间,整个内府大厅陷入一片混乱与悲伤之中。
蜀王神色匆匆地大声招呼着,指挥着身边的下人们迅速行动起来,去准备丰盛可口的膳食,以慰劳大家一路奔波的辛劳。
与此同时,北海至尊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毫不费力地就将齐王的儿子拉到了旁边安全的角落里,好给张林腾出了足够的空间来施展医术。
张林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只见他身形一闪便来到了齐王身旁。他先是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周围的人小心翼翼地将齐王轻轻地放置在一旁平坦的地面上,动作轻柔得仿佛生怕会惊醒这位昏迷不醒的病人一般。待到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张林立刻俯下身去开始认真细致地诊治起来。
他伸出右手,熟练地翻开齐王紧闭的眼睑,聚精会神地观察着瞳孔的大小和反应情况。紧接着,他又用左手紧紧握住齐王的手腕,仔细感受着手腕处传来的微弱脉动,试图从中探寻出齐王身体状况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