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以上骨干全部由主力部队抽调,很多都是旅部增援的老兵,副职过来全部当正职。
教导队的教官也由他们兼任,自己的兵自己训练。
守备连训练好后就在内线作战,与民兵一起保护根据地安全,主力负责外线作战和野战。
为了便于指挥,青龙镇细分成五个区,序号一分区至五分区,每个分区辖3至5个村庄,由一个守备连驻守;
守备连是半军事武装,平时要开荒种地,没有荒可开就租种地主的地,自己解决吃的问题。
这样根据地就形成了主力连——守备连——民兵三级军事制度,以后地盘扩大后也按这个来。
独立营并不急于扩大地盘,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全镇人口已经增加到4万余人,很多荒地正在开垦,养活当前部队还是可以的。
在沈振华的倡导下,独立营又兴起了新一轮的练兵热潮,相对于其他根据地的大幅扩张,青龙镇一直走的是精兵路线。
这一日,游击队那边传来好消息,沈振华把训练工作丢给朱日东,火急火燎的赶往老营。
上了飞龙寨后,沈振华直奔训练场而去,在这里他再次见到了那群被他寄予厚望的年轻人。
军工厂长江少华现宝似地说道:
“教导员,根据你提供的思路,在火箭筒的基础上,我们已经造出了107毫米9管火箭炮。
经过反复实验,已经达到了你的要求,有效射程超过了六公里,最大射程八公里;
由于采用了最新型的硝化钾炸药,威力巨大,齐射误差控制在十米内。
行军状态下全重316公斤,一匹骡马就可以驮运,炮弹重19公斤……”
当见到实物后,沈振华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忍不住抚摸起来。
相对于63式12管107毫米火箭炮,江少华等人搞出来的少了三管,所以重量上也轻了不少,“三三布局”。
这可是游击战三大神器之一,拥有后世高科技装备的鹰酱都束手无策,更不要说装备差了几个档次的鬼子。
沈振华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打上几炮了,这次没人跟他抢首炮权。
由于需要保密,所以参与试射的都是核心组成员,杨文自告奋勇的给沈振华当起了弹药手;
107火箭炮装弹也很快捷,正常三个人配合半分钟内就能装填完毕,分为单射和齐射两种方式。
发火系统包括发火机、电源、线路等,是利用电源依次相继通过各发火箭弹的电点火装置而点燃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发射前先打开发火机的总开关,挂好拉火绳。
单射时,只要将拉火绳拉到位以后,迅速放松,即可射出一发火箭弹;
连射时,只要拉紧拉火绳不放,发火机就会自动以0.6一0.8秒发射一发的速度连续发射,直到发完全部火箭弹为止。
火箭炮上装有机械瞄准装置,通过高低机和方向机瞄准,操作起来非常简便,一学就会;
杨文给沈振华介绍了一遍之后,沈振华就迫不及待的要开炮了,闲杂人等迅速撤离。
沈振华先是拉紧火绳,然后迅速松开,一枚火箭弹呼啸着脱膛而出,准确的击中了六公里以外的靶区;
接着,他又连续发射了两枚,命中率和稳定性都很不错,目测误差不超过3米。
单发射击有这样的精度已经很不错了,完了后沈振华拉紧火绳不放,剩余的6枚火箭弹“嗖嗖嗖”的就飞了出去;
6枚火箭弹在5秒内全部脱膛而出,击中了目标区,覆盖区域约100×70米,数千平方米,威力不亚于一个炮营齐射。
江少华、杨文等人也看呆了,在这之前他们虽有实验,但没舍得打6发以上的齐射;
6发都这么恐怖了,9发直射不敢想象!
“教导员,这一轮炮弹砸下去,鬼子一个小队剩不下几个人吧?”
沈振华霸气地说道:
“哥们,你太低调了,如果是安营扎寨或行军状态下,一个中队都剩不下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