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正好你也缺个人作伴。”
“有个女孩我认识,长得还挺标致。”
“已经三十多岁了,长得不错,又善良。” “想要搬到城里结婚。”
“你觉得怎么样?不如我做月老,让你们见见面?” 听完易中海的提议,何大清担心其中有诈。
更何况,三十余岁。
相貌出众,性格又好的女性,很难相信她是未婚。
怎么会那么幸运呢?
“都已经三十四、五岁的年龄了,应该结过婚了吧?”何大清问道。
易中海答道:“确实结过,不过已离异了。”
“孩子留在前夫那里。”
“她的愿望是找个城里的丈夫。” “并且她非常勤劳。”
何大清听到这里心中略有触动。 若这女子确如易中海所说。
岂不是错失良缘? 他也希望能给何雨柱与何雨水找个后妈。
何家现状已有所改善,方方面面都还过得去。
尤其在李建国的帮助下。
他每日在餐馆炒菜,收入还算满意。 应可承受再觅佳偶的花费。
况且自己单身多年,内心对伴侣亦存有期待。
声称不对女子有渴望绝非事实。 易中海言之有理,
虽曾婚嫁却已离异,
且没有孩子拖累,对她来说成为城里人便是增添一份劳动力。 可料理衣物,亦能照顾孩子。
自己岂不更为轻松?
没有女性的家庭还能称之为家么? 念及于此,
何大清已将李建国的忠告置于脑后。 “行,小易,这件事若是真能成,我一定好生报答你。”
易中海微笑道:
“都是邻居,何必客气。” “一家亲,你的事也就是我的事。”
他的这番拉近关系的话令何大清听得很舒服。
他有些迫不及待地问起:
“何时安排我们见个面?若不碰面,怎知对方底细?”
“若是帮得我成这桩姻缘,一定不会让你白忙活。” 经过思考,易中海回应:
“若方便的话,明日子时如何?”
“虽说那女子虽已有三十,但姿色与才艺皆出众。” “迟恐有悔呀。”
听至此处,何大清点头同意。
“有道理,那明天吧。”
“明日午后我就请假离开餐馆。” 他们约定好于次日午后会面。
对此,易中海很满意并离去了。 他坚信此次必定能够成功说服何大清。
即使是最高的神明也不得不让步。 毕竟晚年的安宁即将有望。
即使失去了贾东旭,还有个傻儿也足矣。 傻儿子啊,傻儿子。
我的将来养老可都依靠你了。
说到何大清,回家后他是满心欢喜,甚至做起饭菜时也格外顺手。
第二天,他请了假。之后,将店铺的事情交给了何雨柱、张晓芝、张秀芝等人处理。这些事李建国也知道,但没有追问具体情况,因为店中有不少员工,缺少何大清一个也无妨,更何况那些餐品大多为快餐包装,仅需加热即可,并不特别需要高级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