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振洛北也曾踏足过天狼宗的地界,但那时他只是抱着游山玩水的心态,对天狼宗并没有多少深入的了解。
山中的风景虽美,但他也只是走马观花,未曾细细品味过其中的韵味。
振洛北的改组计划,无疑是一个大胆而周密的构想。
他深知,要想让振家暗卫成为一把锋利的刀,就必须从内部进行彻底的改革。
然而,如今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了。
在出发前往天狼宗之前,振洛北特意补习了一些关于天狼宗的资料。
他了解到,天狼宗之所以能够建立,主要是依靠着一条灵脉。
尽管这条灵脉的规模不算太大,但也足以支撑起一个宗门的发展。
不过,由于灵脉的限制,天狼宗的规模始终无法扩大,修士的数量上限被牢牢地限制在了一百人之内。
今天,振洛北再次踏上了前往天狼宗的路途。
而这一次,他的目的十分明确——他要深入地了解这个宗门。作为振州唯一培养修士的地方,天狼宗在振武军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许多振武军中的修士,都曾在这里接受过训练,可以说,天狼宗就相当于振武军下设的一个基地,双方的合作十分紧密。
当振洛北来到山门前下马时,他见到了天狼宗的众人。
他们身着统一的服饰,神情肃穆,仿佛是在迎接什么重要的客人。
而王志意,天狼宗的宗主,更是亲自出面,担任了他的向导。
“振公子,欢迎再次来到天狼宗。”王志意的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他一边说着,一边引领着振洛北走进了宗门之内。
“王宗主,客气了。”
双方含蓄一下。
振洛北跟随着王志意的脚步,仔细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只见宗门之内,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合理。
每一处都透露着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仿佛是在诉说着天狼宗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
王志意满脸自豪地向振洛北介绍起自己的宗门:“天狼宗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受限于灵脉,一直只能算作小宗门。不过,你可别小瞧了我们,除了规模小了点,其他方面我们可都不差,完全可以与那些中型宗门一较高下。”
振洛北听着王志意的话,心中暗自盘算。
按宗门的标准,拥有至少一名筑基修士才能称为宗门,而拥有至少一名金丹修士,才算得上中型宗门,大型宗门更是要有元婴修士才行。
可天狼宗从未有过金丹修士,在职的筑基修士也只有三名,与中型宗门相比,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王志意似乎也察觉到了振洛北的疑虑,但他并没有直接点破,而是继续介绍道:“我们宗门所依赖的只是一条小型灵脉,支持不了多少灵田,但是种植灵木却是绰绰有余。再加上二百年的积累,我们已拥有了相当大面积的灵林。”
振洛北听到这里,不禁对天狼宗的灵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灵植大体分为草本的灵草和木本的灵树,灵树对条件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但生长年限却长,每年的产量都不大。
而天狼宗竟然能种植出如此大面积的灵林,实属不易。
王志意见状,便直接引导振洛北向灵林走去。他边走边介绍道:“我们的灵脉在地下深处,实际覆盖面积很大。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的灵林几乎种遍了整个宗门。现在宗门内能看到的树林,全都是中品以上的灵木。”
宗门的灵脉,那可是修炼者的瑰宝啊!
它就像是一条隐形的河流,流淌着浓郁的灵气,滋养着宗门内的每一寸土地。
对于修炼者来说,灵脉的帮助那可是无法估量的。
有了灵脉,修炼者在修炼的时候就能更容易地吸收到天地间的灵气,这样一来,修炼的速度自然会大大提升。
而且,灵脉还能帮助修炼者稳定心神,让他们在修炼的过程中减少走火入魔的风险。
所以啊,宗门的灵脉对于修炼者来说,那简直就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大宗门都拼了命地想要占据好的灵脉,毕竟,有了好的灵脉。
他说这里怎么有灵林,原来是有灵脉。
振洛北踏着轻快的步伐,仔细参观着这片灵林。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斑驳的光影在地面上跳跃,给这静谧的灵林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灵林的规模确实不小,一眼望去,郁郁葱葱的树木连绵不绝,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
树木的排列错落有致,既不过于密集,也不过于稀疏,显然是经过精心规划的。
振洛北仔细观察着每一棵树,发现它们的年份各不相同。
有的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显然已经生长了数十年;而有的则树苗纤细,嫩绿的新叶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显然是近些年才栽种下的。
这种不同年份的树木交错种植,既保证了灵林的整体美观,又确保了灵木的持续产出。
然而,让振洛北感到有些意外的是,这片灵林所种的种类并不多。
他原本以为,作为一个宗门的主要资源来源,灵林应该会种植各种珍稀的灵木,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但眼前的景象却告诉他,这里的灵木种类相对单一,似乎有着特定的用途。
振洛北心中暗自揣测,这些灵木的主要用途似乎并不是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