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名传令官匆匆而来,带着将军的口信,脸上满是焦急与期待:“只要守住这城门,就是大功一件!增援马上就到了,大家务必坚持住!”
振洛北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他转而问道:“军营情况如何了?”
传令官虽是不入流的小官,但面对振洛北的询问,他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回将军,军营的混乱已经结束了,我们正在向营外派出队伍,以稳定局势。”
振洛北点了点头,又追问道:“城守府有什么消息传来吗?”
传令官咽了咽口水,继续说道:“城守大人被部下拼死保护,早已成功突围,目前已安全到达军营,正在指挥全局。”
“不错,这样就好。”振洛北闻言,心中稍安。
只要军营的乱子平定了,那么城内的混乱也定能逐渐平息。
然而,振洛北的脸色很快又变得沉重起来,眉头紧锁,愁容满面。
这让一旁的黄天感到十分不解。
黄天在刚才的战斗中受了一点轻伤,刚服下丹药,便注意到振洛北的状态不对,于是开口问道:“到底怎么了?将军为何如此忧虑?”
黄天注意到振洛北正凝视着城门,于是又补充道:“你是担心城门关不上吧?没事的,只要我们守在这里,就是万人大军杀来,也不一定能冲进城中。”
振洛北闻言,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深邃:“城门关不上,确实是一个隐患。但更大的问题,在于西燕大军。”
黄天一愣,笑道:“他们来了又有什么用?如果早一点或许还有机会,如今别想了,他们冲不进城的。”
振洛北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担心的不是隍城,而是周邑。如果西燕大军进不了隍城,他们很可能会绕道攻打周邑。”
“不会吧?”黄天闻言,脸色大变。
“我也希望不会。”振洛北沉重地说道。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
就在这时,远方尘土飞扬,敌人的身影渐渐显现。
振洛北和黄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凝重与决心。
他们知道,这一战,不仅是为了隍城,更是为了整个大局……
在振洛北忧心忡忡之际,一名斥候急匆匆地跑来,神色紧张地报告道:“将军,发现西燕大军正迅速逼近,人数众多,气势汹汹!”
振洛北闻言,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地望向远方。
此时,城门依然无法关闭,敌人正对城门进行猛烈的破坏,企图一举攻入城内。
然而,振洛北并未急着下令关闭城门。
他深知,此时修复城门已来不及了,而且敌人也深知城墙上的阵法威力,修士无法飞越。
因此,他们若想快速进城,只能走城门这一路。
振洛北心中已有计较。他迅速组织人员在城门口设伏,同时让人在城门中布置了一些地雷符。
这些地雷符是他自己构思出来的,虽然由其他人完成,但威力不容小觑。
它们并非人触发就会爆炸,而是需要专门的起爆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引爆所有的地雷符。
振洛北望着精心布置的陷阱,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他相信,敌人的先头部队人数不会太多,而自己一方不仅人力充沛,还有筑基修士助阵。
只要计划得当,定能给敌人来个迎头痛击。
西燕大军不知道城门处发生的战斗情况,只知道城门大开,于是西燕人试图冲入城内,可惜城门处,遇上伏击。
他们以为城门被拿下,于是直接冲入城门。
结果进入城门内的通道,本来是怀疑冲出去可能遇到伏击,当发现城门前什么也没有看到,这让他们不敢马上冲出去,犹豫不决时,遇上了问题。
受振洛北之命,一名精干的士兵悄悄接近了城门洞口,他的手中紧紧握着一张引爆符。
他深知,这一击将决定无数人的生死,因此他的眼神异常坚定,没有一丝犹豫。
“轰!”随着引爆符的点燃,地雷符接连爆炸,巨大的声响在城门洞内回荡。
敌人先头部队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他们惊恐地尖叫着,试图躲避这致命的爆炸。
然而,由于地雷符的威力巨大,他们虽然侥幸没有丧命,但全都受了重伤,战斗力大打折扣。
“哈哈,干得好!”振洛北站在城楼上,望着下方混乱不堪的敌人,心中不禁暗自得意。
然而,他很快就意识到,敌人并不会因为这点伤亡就放弃进攻。
果然,后继的敌人继续冲进了城门,企图一举攻入城内。
振洛北迅速组织士兵进行反击,然而对方的修士实力相当强大,让他们陷入了苦战。
修士们施展着各种法术,天空中光芒闪烁,震耳欲聋的声响不断传来。
振洛北深知,这是一场硬仗,但他们不能退缩,必须坚守到底。
幸运的是,与预期一样,敌军的主力并没有跟上,只是先头部队抢先进攻。
这给了振洛北喘息之机,他迅速调集城中的守军大队人马前来支援。
在守军大队人马如洪流般涌至后,敌人就如同秋风扫落叶般迅速被击退了。
他们原本嚣张的气焰瞬间被扑灭,只能狼狈逃窜,丢盔弃甲。
正在振洛北忧心忡忡,站在城下焦急地注视着战况时,城头上的李莫突然大声喊话:“振大人,城门机关已经修好了!”
他的声音在战场上空回荡,如同一道希望之光穿透了紧张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