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几个人伸手拽住了刘晓英。
然后众人纷纷劝说,大家当然都是劝和不劝离。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小英不得不屈服。
王大川就这么又成了这个家里的男主人。
从这以后,他们一家人又在一起生活了。
他们的养鸡场,还有塑料大棚,都是那么惨淡的经营着。
有时候赚,有时候赔。
本来刘小英有许多想法,她想把养鸡场再发展扩大,而且还要发展一个养鸭场。
另外这几年,他们这个乡塑料大棚种蔬菜发展的太多了,刘小英想把他们村子改种草莓。
然而乡里不再支持他们发展了,刘小英还想再贷一些款,发展养殖,可是农行也不再给她放款了,而且还催债往回收款。
因为刘小英和他们这几个人都断了关系。
连王书记都没有办法和刘小英在一起。
第二年村里搞选举,就把刘小英选下去了。
刘小英在家里也没有了实权,她也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什么事情也都是王大川说了算。
他们虽然还是养着鸡,种着塑料大棚,然而收入却不如从前了。
王长胜这个小孩儿也挺聪明,然而他学习却不好。
上小学一二三年级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都是全班里第一。
后来学习成绩却越来越差了,再后来就跟不上班,甚至产生了厌学的心理。
王长胜的同学董学军。
董学军的爸爸是乡里的干部,他的家庭条件很好。
这孩子从小娇生惯养。
一开始就不喜欢学习,从一年级就是个混子。
到了三四年级,他就找了几个哥们儿,每天在学校里耀武扬威的。
上到五年级的时候,王长胜就和董学军一样了。
以前董学军还打过王长胜。
王长胜感觉到董学军他们几个哥们儿确实非常潇洒。
从王大川回来,王长胜的地位也提高了。
以前王长胜和妈妈要钱,刘小英总是问明要钱的原因,然后再酌情给他。
王大川可不是这样,王大川出手非常大方。
王长胜说,爹,给我点儿钱。
王大川就会说,儿子,你要多少?我去给你拿。
把钱递给王长胜手里还会说,儿子这些够不够?不够我再给你多拿。
王长胜有钱了。
有时买些零食,有时买些瓜果,喊了董学军他们几个一起享用。
过了一段时间,这几个人就成了好哥们儿了。
他们班里有一个小姑娘,这小姑娘非常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