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江市。
一处茶馆内。
陈廷宇与陆教授正坐着品茗。
“大衍在龙国东晋十六国时期,曾是西北塞外的一个短命政权。”
“这个偏僻之地因其国运不长,国土狭小,并且三朝而终,所以并未被单独记载于官方史书中。”
“你在网上查找的相关信息自然不多。”
“然而,由于其位于河西走廊的关键地理位置,以及首任君王李暠的非凡领导才能及其用人之道,在那段动荡岁月里赢得了自己的一片天。”
陆教授缓缓述说。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网上几乎找不到任何详细资料。”
“大多数记载也只是一笔带过。”
“那么这些大家族和大衍之间究竟是怎样的联系呢?”
陈廷宇点着头,询问道。
“老实说,大衍之所以能够成立,离不开西北敦煌那些权贵家庭的支持。”
“这也算是一种巧合,李暠选定的地方刚好是拥有众多实力强大的世袭贵族聚集地——甘肃敦煌。”
“公元400年左右,李暠任命了张、索、宋、欧阳、泛及阴六姓中的17位成员及其他四位官员为朝廷重臣,使得这些地方豪强成为了支撑新政府的主要力量。”
“但即使如此,这几个家族间仍然存在着不小的纷争。”
“反而是通过支持李暠建立新国家暂时团结了起来。”
陆教授向陈廷宇解释说。
“那么按照您的看法,利用部分势力消灭其他几家从而分化他们可以吗?”
“如此一来,不是可以稳固女帝手中的政权吗?”
陈廷宇问起了陆教授。
这次找陆教授喝茶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要更全面地理解这几个家族间的状况。
“廷宇啊,古代这些大姓之所以能长期生存,是因为彼此间存在着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
“即便彼此意见不合,也不至于瞬间撕破脸面互相攻击。”
“采取你刚才提到的方式反而可能促使他们放下矛盾共同对外。”
“甚至可能本来没打算造.反的都会因为你的策略转而反对现状。”
陆教授回答道。
“那您认为应当如何做呢?”
陈廷宇继续追问。
“实话告诉你,我也没有明确答案。”
“历史中固然有无数权谋故事可以借鉴,但将其应用到具体情况中则要复杂得多。”
“毕竟我们现在对这几户人家知之甚少,很难下定论。”
陆教授笑道:“廷宇,莫非你正在筹备什么电视剧?看你对这段历史研究得这么深入,简直就像是亲身经历一般。”
“怎么会……”
“只是觉得那个时代颇为遗憾而已。”
陈廷宇揉了揉鼻子回应。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吧。若日后有什么需要再随时联系我。”
“我得离开了。”
注意到时间已晚,陆教授站起身准备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