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章
杨理看见小澜星的时候,也恍然有几分物是人非之感。
他是知道轩辕靖与废帝之间,必然是有一番争端的。
而在轩辕靖这个位置上,除非那位废帝突然有一天脑子清醒了,愿意跟轩辕靖握手言和了,不然轩辕靖不是上位就是一死。
没办法,废帝容不下。
如果容得下,他也不会是废帝了。
但杨理想了很多,也做了诸多预测,唯独没想过,事情竟然就这么仓促开始,然后异常顺利的结束了。
当得知先帝竟然还留了一份遗诏,在关键时候助了轩辕靖一臂之力的时候,杨理脑子里第一时间冒出来的想法是:荒谬!
然后才是:先帝难不成早就看出废帝与新帝必有一争了?
也不是没可能。
先帝是个英明之主,这一点,在他入土为安后,也已经盖棺定论。
只是先帝的几个儿子,说句不好听的,除了英勇善战的轩辕靖,其他人顶了天了也就是守成之君,多的……至少在他们做皇子的时期,是没看出多少帝王之相的。
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先帝立的第一任太子。
那时候太子名声多好啊,聪慧好学、仁孝纯良、理政有能、礼仪得体……在做太子这件事上,那位储君可以说是做到了完美。
可惜,只一点不完美,就是他身体不好,早逝了。
然后便是皇子之争,再然后便是先帝在矮子里拔高个,最后挑了个据说友善兄弟的轩辕临。
轩辕临还是皇子时,最有名的就是他跟轩辕靖兄友弟恭,关系极好。
随着轩辕靖屡立战功,轩辕临的名字便也频频出现在人前,或许这也是他最后被先帝定位继承者的原因。
都是儿子,当爹的,自然总是想尽可能让自己的儿子都活下来。
为了保全儿子,先帝自然不会选择那些看起来一上位就要杀兄弟的。
先帝在时,轩辕临表现得很好,他不仅对轩辕靖十分关心,有时候还会因为战局变化十分忧心轩辕靖的安全,甚至传出过他为了轩辕靖的安危在寺中祈福的消息。
对其他兄弟,轩辕临也表现不错,从不会主动惹事,脾气也很好。
后来太后临朝,轩辕临对几个兄弟也是颇为宽和,很多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诸王做的过分了,还得是朝臣们看不下去,上奏弹劾,然后轩辕临才勉为其难地惩戒一二。
多数还罚的不是很重。
然后太后走了,轩辕临就变了。
他自认为那些小心思藏得滴水不漏,毕竟多年来积攒下的好名声在外,过往的种种善举与谦和,成了他最坚实的伪装。
在宗室老一辈眼中,他与轩辕靖依旧是亲密无间的兄弟,过去那些兄弟和睦的场景,还深深刻在他们的记忆里,蒙蔽了他们的双眼。
可年轻一辈呢?他们心思敏锐,看待事务更为透彻,加上轩辕临对宗室也是多番防备,早已离心,自然便更不会被轻易迷惑。
更别提那些“外人”了。
轩辕临输得不冤。
但杨理还是觉得,太快了。
比他预料中快多了,甚至他都没见轩辕靖怎么笼络朝臣,怎么招兵买马,不过一日功夫,就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