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苏瑶成功研制新药的消息如春风拂柳,迅速传遍京城内外,前来靖王府求药问诊的人络绎不绝。苏瑶秉持着医者仁心,尽可能地为每一位患者提供帮助,一时间,她的名声在民间传颂得愈发响亮,百姓们对她感恩戴德,甚至将她视为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这日清晨,苏瑶刚起身,小翠便匆匆走进内室,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兴奋:“王妃,您快瞧瞧,门口又堆满了百姓送来的谢礼,还有好多人在排队等着您看病呢!”
苏瑶微笑着摇了摇头,“大家的心意我领了,可这些谢礼我们不能收。你去告诉他们,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
小翠应了一声,又忍不住说道:“王妃,您现在可真是声名远扬,连宫里的娘娘们都时常派人来打听您的情况呢。”
苏瑶微微皱眉,她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在这深宅大院、朝堂内外,太过高调并非好事。“以后宫里来人,不可怠慢,但也不要多言,明白吗?”
小翠乖巧地点点头,“奴婢明白。”
苏瑶简单用过早膳后,便来到王府专门设置的医馆。医馆里已经挤满了患者,见到苏瑶进来,众人纷纷行礼问好,眼中满是信任与感激。
苏瑶开始有条不紊地为患者诊治,她耐心询问病情,仔细查看症状,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正忙碌间,王府管家匆匆赶来,神色焦急:“王妃,王爷请您速回主院,说是有急事相商。”
苏瑶心中一紧,向助手交代了几句后,便跟着管家匆匆回到主院。
一进书房,便看到靖王一脸凝重地坐在桌前,旁边还站着一位身着黑衣的男子,神色冷峻。
“瑶儿,你来了。”靖王看到苏瑶,招手示意她过来,“这位是我安插在朝堂暗处的眼线,刚刚他带来一个极为不好的消息。”
苏瑶看向黑衣男子,心中隐隐有种不安的预感。
黑衣男子抱拳道:“王妃,近日朝中几位大臣在私下商议,他们忌惮王爷和您的威望,竟打算联名上书弹劾王爷拥兵自重,说您借着行医之名笼络民心,意图不轨。”
苏瑶心中一惊,她没想到自己一心治病救人,竟会被人如此恶意揣测。“王爷,这简直是无稽之谈!我们该如何应对?”
靖王握住苏瑶的手,试图让她镇定下来:“瑶儿,莫慌。我已经派人去收集证据,证明我们的清白。只是这些大臣势力盘根错节,此事恐怕没那么容易解决。”
苏瑶沉思片刻,“王爷,既然他们要弹劾我们,我们不妨主动出击。我写一份详细的医馆诊疗记录,以及救治过的患者名单,再附上百姓们的感谢信,呈给皇上,让皇上看到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百姓,并无二心。”
靖王点头赞同:“这确实是个好办法。我再去联络一些支持我们的大臣,在朝堂上为我们说话。”
两人商议妥当后,便各自忙碌起来。苏瑶回到医馆,将这些年的诊疗记录仔细整理,又挑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患者病例,附上他们的亲笔感谢信,一并整理成册。
而靖王则四处奔走,与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会面,向他们说明情况,寻求支持。
几日后,弹劾的奏章还是呈到了皇上面前。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
“皇上,靖王在边疆手握重兵,如今回朝后,他的王妃又大肆行医,广结民心,臣等担忧他们有不臣之心啊!”带头弹劾的礼部尚书满脸义愤填膺,言辞激烈。
皇上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看向靖王:“靖王,你对此有何解释?”
靖王不慌不忙地出列,行礼后说道:“皇上,臣冤枉。臣在边疆一心守护国土,为百姓和将士们治病也是为了保家卫国。如今有人恶意诋毁,实在是居心叵测。”
说着,靖王示意侍从将苏瑶整理的医馆资料呈给皇上。
皇上接过资料,仔细翻阅起来,脸色渐渐缓和。“这些都是苏医妃整理的?”
靖王点头:“回皇上,正是。苏医妃一心只为治病救人,并无任何私心。这些资料里详细记录了她这些年的行医历程,还有百姓们的感谢信为证。”
这时,一位支持靖王的大臣站出来说道:“皇上,臣也可以为靖王和苏医妃作证。他们在边疆和京城的所作所为,百姓们都看在眼里,记在行乱。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陷害,妄图扰乱朝堂啊!”
其他几位大臣也纷纷附和,弹劾的大臣们见状,脸色变得十分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