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快,再去取些银针来!”苏瑶神色凝重,额间渗出细密的汗珠,她的双手不停在榻上昏迷不醒的病人身上施针,动作迅速而精准,每一针落下都带着孤注一掷的决心。
周围的丫鬟们手忙脚乱,药房里的小厮进进出出,端着药碗和各种药材。苏瑶深知,这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遏制住这奇怪病症的蔓延,不仅眼前的病人性命不保,整个府中的安宁都将被打破。
“小姐,银针来了!”贴身丫鬟翠儿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将一盒银针递到苏瑶手中。苏瑶头也不抬,接过银针便继续施针,同时口中说道:“翠儿,去把我上次从医书里抄录的关于疑难杂症的方子拿来,我再看看有没有遗漏之处。”
翠儿应了一声,赶忙转身去翻找。苏瑶一边施针,一边在脑海中回想着这几日来的种种线索。自这怪病在府中出现,短短几天,已有数人病倒,症状皆是高热不退、昏迷不醒,身体还伴有诡异的黑斑,普通的药方根本不起作用。
“这病症,怎么如此眼熟……”苏瑶喃喃自语,突然,她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那是她前世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记载,一种名为“蚀心蛊毒”的病症,和眼前的症状极为相似。但这种蛊毒极为罕见,且多在偏远的苗疆地区出现,怎么会在这繁华京城的府邸中现身?
“小姐,方子找到了!”翠儿将一叠纸张递到苏瑶面前。苏瑶急忙接过,快速翻阅起来,目光停留在其中一页关于“蚀心蛊毒”的治疗方法上。上面记载,此毒需用几种珍稀药材和特殊的针法才能化解,其中一味关键药材“雪灵芝”更是生长在极寒之地,千金难求。
“翠儿,你即刻去京城最大的药铺‘回春堂’,看看他们有没有雪灵芝。若是没有,便向他们打听,京城还有何处能寻到这味药材。记住,此事十万火急,不可耽搁!”苏瑶将药方递给翠儿,郑重地说道。
翠儿接过药方,点头道:“小姐放心,奴婢一定尽快找到。”说完,便匆匆离去。
苏瑶看着翠儿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祈祷。她又看了看榻上的病人,咬了咬牙,继续施针。这针法极为复杂,需要施针者全神贯注,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
不知过了多久,苏瑶只觉手臂酸痛,眼前也有些模糊,但她仍强撑着。终于,榻上的病人发出一声微弱的呻吟,苏瑶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效。
“醒了,醒了!”一旁的丫鬟们惊喜地叫道。苏瑶疲惫地笑了笑,说道:“先别高兴太早,他体内的毒素还未完全清除,仍需小心照料。”
就在这时,翠儿匆匆赶回,神色焦急:“小姐,回春堂没有雪灵芝,他们说整个京城都很难寻到这味药材。”
苏瑶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她沉思片刻,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另想办法。我记得府中有一处藏书阁,里面藏有不少古籍医书,或许能找到关于这蛊毒的其他解法。”
说完,苏瑶起身,带着翠儿前往藏书阁。藏书阁位于府邸的深处,平日里少有人来,显得格外幽静。苏瑶和翠儿走进藏书阁,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
“翠儿,我们分头找,重点找关于蛊毒和疑难杂症的书籍。”苏瑶一边说着,一边开始在书架上翻找起来。
两人在藏书阁中忙碌了许久,终于,苏瑶在一本落满灰尘的古籍中找到了关于“蚀心蛊毒”的另一种解法。上面记载,可用一种名为“紫幽草”的草药代替雪灵芝,这种草药虽然也不常见,但在京城郊外的山林中或许能找到。
“翠儿,我们有救了!”苏瑶兴奋地说道,“这紫幽草或许能解这蛊毒,我们现在就去郊外山林寻找。”
翠儿面露担忧:“小姐,郊外山林危险重重,您千金之躯,万一……”
苏瑶摆了摆手:“现在救人要紧,顾不得那么多了。你去准备些简单的行囊和工具,我们即刻出发。”
翠儿无奈,只得照办。不多时,两人便乔装打扮,带着行囊和工具,悄悄离开了府邸,朝着郊外山林走去。
郊外山林中,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苏瑶和翠儿小心翼翼地在山林中寻找着紫幽草,眼睛不放过任何一处角落。
“小姐,这紫幽草到底长什么样啊?”翠儿一边走一边问道。
苏瑶从怀中掏出医书上的记载,仔细看了看:“书上说,紫幽草叶片呈紫色,形状细长,顶端有白色的小花,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我们多留意那些背阴的山坡和山谷。”
两人又找了许久,就在苏瑶有些失望的时候,翠儿突然叫道:“小姐,你看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