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在信使耳边呼啸,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将消息送达京城,让朝廷知晓边境的危急局势。
两日后,信使快马加鞭来到了京城。
傍晚时分,左丞相正在府邸内闲逛,突然,管家急匆匆的来到左丞相面前,小声耳语了几句后,将一封书信交给了左丞相。
左丞相连忙打开信件,当他看到信件中这个震惊的消息后,心中暗暗叫苦,感叹道∶ 难道这大梁的天下真的要乱了吗?他抬头望向远方,思索着对策。
翌日清晨,朝堂之上,左丞相向陛下禀报了丰州府的事情,旁边的大臣们听闻这个劲爆的消息后,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很多人都面带惧色。
皇帝李逸风听闻这个消息后,也是被吓了一跳,后背感觉发凉,大脑一片空白,一瞬间不知所措。
愣神之后,强装镇定之后,连忙看向左丞相,询问道∶左相,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左丞相非常认真且严肃的回答到∶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应该责令丰州府守军坚守不出,严防死守,密切监视突厥大军的动向。
旁边的其余的几名大臣也纷纷附和着,最终,经过一番商讨,决定先按照对付吐蕃人的办法行事。
“传朕旨意,令丰州守军坚守城墙不出,务必严密防守,同时派出探子密切注视突厥大军的动向。
若有突厥援军到来,立刻禀报朝廷,不得有误!”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严肃,语气坚定。
旨意迅速下达至丰州。
丰州城墙上,士兵们严阵以待,紧闭城门,城墙上布满了防御工事。
探子们则乔装打扮,分散在突厥大军周围,小心翼翼地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城中有些百姓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为守城的士兵们提供一些帮助。
然而,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担忧和不安,不知道这场战争将会如何发展,不知道未来的命运会是怎样……
一个多月后,随着天气慢慢转暖,积雪渐渐融化,大地逐渐从沉睡中苏醒。
在北方的突厥大军王帐内,气氛凝重而热烈,众人正商议着出兵的事宜。
王帐中,突厥各部的首领们围坐在一起,中间的火盆里火焰熊熊燃烧,照亮了他们严肃的面容。
一名为首的突厥首领阿古达目光炯炯,环视着众人说道:“如今冰雪消融,正是我们出兵的好时机,诸位有何想法?”
一位年长的首领站起身来,拱手说道:“依我之见,我们应当迅速出击,趁大梁还未完全准备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另一位首领却摇摇头说:“不可操之过急,我们虽有骑兵的优势,但大梁的城池坚固,防守严密,需谨慎行事。”
众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争论不休。大王阿史那都兰静静地听着,时而微微点头,时而皱眉沉思。
这时,一名年轻的首领大声说道:“大王,我们可以分兵多路,从不同方向进攻,让大梁守军顾此失彼。
然后寻找出大梁守军的漏洞,咱们抓住机会,在集中力量,一次性突破边境。”
这番话成功引起了首领们的关注,众人开始围绕这个策略展开进一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