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将士看完信后,心里犯嘀咕:
“这高俅,我家哪里容得下他!若是个正派老实的人,还能让他住下,也教教我家孩子学点好东西。”
“但他是个无赖帮闲,还曾犯过事,被开封府流放过。”
“如果收留他,怕是会带坏孩子。”
“可要是不管他,又怕得罪柳大郎。”
于是,董将士只好表面上热情地接待高俅,安排他住下,每天管饭款待。
住了十几天后,董将士想了个办法,拿出一套衣服,写了一封信,对高俅说道:
“我这小地方怕是耽误了您的前程。”
“我推荐您去小苏学士那边谋个出路,您看如何?”
高俅听了非常高兴,连忙感谢董将士。
董将士派人带着信送高俅到小苏学士府上。
门吏通报后,小苏学士接见了高俅,看了信后,心里想:
“这高俅原来是个游手好闲的人,我这儿可留不下他。”
“不如给驸马王晋卿一个面子,把他推荐过去做亲随。”
“王晋卿喜欢这种人。”
于是,小苏学士回信感谢董将士,并让高俅在府上住了一晚。
第二天,他写了一封推荐信,派人送高俅到小王都太尉的府上去谋事。
这位太尉是哲宗皇帝的妹夫,也是神宗皇帝的驸马。
他喜好结交风流人物,对这种人尤其欣赏。
一见小苏学士派人送来高俅的推荐信,便立即召见高俅,对他十分满意,当即回信表示接收,并安排高俅在府中做亲随。
从此,高俅被安排在王都尉府中,出入如同自家人一般。正所谓:
“日久见人心,日亲则情深。”
有一天,小王都太尉庆祝自己的生日,特别吩咐府内准备筵席,并邀请自己的小舅端王前来。
这端王是神宗皇帝的第十一子,哲宗皇帝的弟弟,掌管东宫事务,位列九大王。
他不仅聪明俊俏,还博学多才。
这位王爷出身贵族,擅长各种文艺活动,无论是帮闲之事,还是浮浪之举,没有一项不会。
更何况,他精通琴棋书画、儒释道教,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更是驾轻就熟,自不必说。
那天,王都尉府中为庆祝生日,筵宴准备得极其奢华,水陆佳肴应有尽有。
只见:
香焚宝鼎,花插金瓶。
仙音院竞奏新声,教坊司频逞妙艺。
水晶壶内,尽都是紫府琼浆;
琥珀杯中,满泛着瑶池玉液。
玳瑁盘堆仙桃异果,玻璃碗供熊掌驼蹄。
鳞鳞脍切银丝,细细茶烹玉蕊。
红裙舞女,尽随着象板鸾箫;
翠袖歌姬,簇捧定龙笙凤管。
两行珠翠立阶前,一派笙歌临座上。
(香炉里宝鼎焚着异香,金瓶里插满鲜花。
仙音院奏出新曲,教坊司竞相展示妙艺。
水晶壶里盛满天界佳酿,琥珀杯中斟满瑶池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