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计!果然不愧是智多星吴先生,计谋甚至赛过诸葛亮!妙计,妙计!”
吴用却正色道:
“千万别再提了。俗话说,‘隔墙有耳,窗外有人’,这些话只能你知我知,万不可泄露。”
晁盖点头说道:
“说得是。阮家三兄弟暂且回去,等到约定的时间再到我小庄聚会。吴先生依旧按原计划去教书。”
公孙胜与刘唐暂时留住在晁盖的庄上。当天众人饮酒至深夜,各自回客房休息。
次日五更时分,大家起床吃过早饭,晁盖取出三十两花银赠与阮氏三兄弟,说道:
“这点薄礼略表心意,请勿推辞。”
三阮坚辞不受,吴用劝道:
“这是朋友的心意,不可辜负。”
三阮这才收下银两。随后,众人一起送三阮到庄外,临别时吴用凑近低声叮嘱:
“如此如此,到时候千万不要误了时机。”
三阮答应后,告别众人回石碣村去了。
晁盖则留下吴用、公孙胜和刘唐,四人每日在庄上商议大事。
话休絮烦,且说北京大名府的梁中书,已将十万贯生辰礼物备齐,选定了启程的日子。
某日,他在后堂坐着,蔡夫人问道:
“相公,这生辰纲何时启程?”
梁中书答道:
“礼物已准备妥当,明后日便出发。不过有一件事让我犹豫不决。”
蔡夫人问:“有什么事值得犹豫?”
梁中书道:“去年花了十万贯买下金珠宝物,送往东京,结果中途被贼人劫走,到现在还没有下落。”
“今年又怕用人不当,再次被劫,实在放心不下。”
蔡夫人指着阶下说道:
“你不是常夸那人十分了得吗?为何不让他领命送去,定不会失误。”
梁中书随即望向阶下,见那人正是青面兽杨志,便大喜,立即召杨志上厅说道:
“我差点忘了你!你若能替我把生辰纲送到东京,我必有重赏。”
杨志拱手说道:
“恩相差遣,岂敢不从?只是未知如何准备?何时启程?”
梁中书答道:
“会从大名府调十辆太平车,每辆车插一把黄旗,上书‘献贺太师生辰纲’。再派十名厢禁军押车,每辆车另派一名军健随行。”
“三日后便要启程。”
杨志却说道:
“小人不是推托,只是这趟路实在去不得,乞求恩相另派精明可靠之人前往。”
梁中书皱眉道:
“我这是想提拔你,还特地在生辰纲的文书中另附一封信,到太师面前重重推荐,回来时自可受道敕命。”
“为何你还推三阻四,不肯领命?”
杨志说道:
“恩相明鉴:小人也听说去年那批礼物被贼劫走,至今未能追回。”
“今年路上盗贼更多,情况不容乐观。”
“这趟去东京的路没有水路,全是旱路,还要经过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等地,这些地方强人频繁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