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人一齐扑上前来。可怜武松喝醉了酒,浑身无力,拼命想爬起来,却哪里挣扎得了?
众人一拥而上,将他横拖倒拽,拉出了溪水,拖到岸上。
顺着墙边一拐,便来到一座大庄院前。
这庄院四周是高高的粉白墙壁,院中种满垂柳与乔松,显得颇为气派。
众人将武松推搡着拖进庄里,剥去了他身上的衣裳,抢走戒刀与包裹,将他揪到院中的一棵大柳树下,绑了个结实,又叫人取来一束藤条,准备好好教训他。
藤条才打了三五下,忽然从庄里走出一人。
这人问道:
“你们兄弟两个又在打谁?”
只见那两个大汉连忙叉手禀道:
“师父请听我说:今日兄弟二人和邻村的三四个朋友,在前面小路的酒馆里喝了几杯酒,谁料这贼和尚忽然闯来闹事,不仅打了我一顿,还将我撺进溪水里头破血流,差点被冻死,多亏朋友们救了回来。”
“换了衣服后,兄弟们带人去捉他,发现这厮喝得烂醉,倒在溪边,还把我们的酒肉全吃光了。”
“因此将他抓回来,准备好好拷问一番。”
“他脸上分明刺着两个金印,却披散头发遮盖,显然是个避罪潜逃的囚徒!”
“等问清楚他的底细,送到官府去严惩。”
那个挨打的大汉满腔怒火,气得说道:
“还问什么!这秃贼把我打得浑身是伤,起码要养上一个月才能恢复。”
“不如直接一顿打死他,再把他烧了,才能消我这口气!”
说罢,抡起藤条,正准备继续下手。
这时,从庄里出来的那人摆手说道:
“贤弟且慢动手,让我先看看他。”
他上前仔细打量了武松几眼,转而说道:
“这人看起来倒像是个好汉。”
此时武松心中已然清醒,明白眼下情形,便闭着眼睛,任由众人打骂,不发一言。
那从庄里出来的人走上前,先察看武松背上的鞭痕,惊讶地说道:
“怪哉!这模样分明是行刑不久的伤疤。”
他又转到武松面前,揪起他的头发仔细一看,忽然大叫道:
“这不是我兄弟武二郎吗?”
武松听闻此言,睁开双眼,定睛一看,说道:
“你不是我哥哥吗?”
那人立即喝道:
“快将他解下来!这是我的亲兄弟!”
那穿鹅黄袄子的大汉与挨打的孔亮都大吃一惊,连忙问道:
“这行者怎么会是师父的兄弟?”
那人说道:
“他就是我经常与你们提起的,在景阳冈打虎的武松。”
“我也不知道他怎么成了行者。”
孔明和孔亮听罢,赶忙上前将武松解下来,又拿来几件干净的衣服给他换上,然后将他扶进草堂中歇息。
武松刚要拜谢,那人又惊又喜,急忙扶住他说道:
“兄弟,你酒还没完全醒,先坐下歇歇再说话。”
武松见到他,顿时喜上心头,酒意也清醒了大半。
他要了些汤水洗漱干净,又吃了些解酒的东西,这才郑重其事地拜谢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