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人亲眼看到你指挥红头子杀人放火,你怎么能狡辩!”
“既然你被擒,怎么五百名军人都没有一个人逃回来报信?”
“今天你又想骗开城门去找家人,你的娘子已经被杀了。”
说完,他命军士把秦明娘子的首级举起来让他看。
秦明一见娘子的头颅,愤怒和悲痛交加,气得胸口发闷,无法言语,只能发出一声苦楚的呐喊。
城上的弩箭如雨点般射来,秦明只好躲避。
看到周围的火焰依然没有熄灭,他驾马停在瓦砾场上,心中充满绝望,恨不得死在这里。
他纠结了一会儿,决定再次返回。
走了十多里,突然看到树林里出来一队人马,领头的是宋江、花荣、燕顺、王英和郑天寿,后面跟着一二百名小喽啰。
宋江见到秦明,欠身说道:
“总管,怎么不回青州,独自一个人要到哪里去?”
秦明怒道:
“不知道是哪一个该死的家伙,冒充我去攻城,害得我的妻儿死去,现在我无家可归,无所依靠!”
宋江安慰他道:
“总管息怒,既然娘子已经不在了,不妨让小人做媒。”
“我认识一个贤良的女子,可以为总管再娶,请您回去,咱们再谈。”
秦明听了,心里有所动摇,便同意回到山寨。
大家回到清风山,途中无话,早早便到山寨。
小喽啰已经准备好了酒菜,大家进到聚义厅。
五位好汉请秦明上座,并让他坐在中间。
五人齐齐跪下,秦明也赶紧回礼。
宋江开口道:
“总管不怪我们。”
“昨天是我计划的事情,让一个小卒穿上总管的衣甲、头盔,骑着马,拿着狼牙棒,去青州城外做事,误导了大家。”
“今天大家特来向总管道歉。”
秦明听后,心中的愤怒有所平息,心想一是因为他们是好意,二是他们用礼待他,三是自己也怕与他们对抗不过,因此只得忍气吞声,答应了下来。
接着,宋江提议:
“虽然娘子已经不在了,但我知道花知寨有一位贤良的女子,愿意为总管主婚,陪备财礼,您看如何?”
秦明见他们如此关心,终于放心地归顺了。
于是大家坐下继续商讨如何攻打清风寨。
秦明说道:
“这件事不难,不必大家费心。”
“黄信是我的下属,武艺也不错。”
“明天我便去告诉他,让他投降,顺利加入我们,我们便可以取花知寨,报仇雪恨。”
宋江听后非常高兴,连声称赞。
于是,大家的宴席散了,各自休息。
第二天,大家吃过早饭,各自披甲上马,秦明拿着狼牙棒,飞奔向清风镇。
黄信自从来到清风镇后,命令镇上的军民严密防守,设法保持警惕,昼夜不敢松懈,也派人探听青州是否有兵力支援。
然而,直到那一天,他收到消息:
“栅外有秦统制独自一骑到来,要求开门。”
黄信听到后,立即骑马前往城门查看,果然看到秦明一人骑马,身后没有随从。
黄信便命令放下吊桥,打开栅门,亲自迎接秦总管进入,直到大寨的公厅前让他下马。
双方行完礼后,黄信便问道:
“总管怎么单独一人来到这里?”
秦明首先谈到自己损失的军马,接着说:
“山东的及时雨宋公明慷慨仗义,结交天下好汉,谁不佩服他?”
“他如今正待在清风山,我这次也来加入山寨。”
“你现在没有家眷,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也去山寨投靠,避免受那些文官的气?”
黄信回答:
“既然恩官在山寨,我岂敢不从。”
“只是不知道宋公明在山寨,今天才听说他来了,之前并没有听到他在山上的消息。”
秦明笑着说道:
“其实他就是你前几天释放的郓城的虎张三。”
“他怕暴露真名,惹上麻烦,所以一直称自己为张三。”
黄信听后惊讶地跺了跺脚,说道:
“如果我知道是宋公明,我早就放他走了!”
“当时我没有看到他,只听刘高单方面的话,差点害了他的性命。”
就在秦明和黄信在寨中商讨时,突然听到寨兵报告:
“有两路军马正在鸣锣擂鼓,急速向镇上进攻。”
秦明和黄信急忙上马,准备迎击敌军。当他们到达栅门时,看到尘土飞扬,杀气腾腾。
正是:
两路军队朝镇上杀来,一行人马从山下冲了下来。
接下来,秦明和黄信将如何迎战敌军,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