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见过黑三郎吗?”
那人答道:
“既然你提到,我正要去找他。”
宋江再问:
“是谁叫你去找他的?”
那人答道:
“是他的亲兄弟铁扇子宋清,让我带信去找他。”
宋江听后大喜,拉着那人说道: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我便是黑三郎宋江!”
那人仔细端详了一番,连忙拜倒,说道:
“天幸让我得遇哥哥,差点错过,还要白跑一趟孔太公的庄上。”
宋江便把他拉进内室,问道:
“家中近日没有什么事情吧?”
那人说道:
“哥哥听我禀报:小人姓石名勇,原是大名府人,平日靠赌博为生。”
“本乡人称我‘石将军’。因赌博时一拳打死了人,逃到柴大官人庄上住了一段时间。”
“江湖中常听人提起哥哥的大名,仗义疏财,济困扶危,于是想去郓城县投奔哥哥。”
“后来听说哥哥因事在逃,就去见四郎(宋清)。”
“四郎听我提起柴大官人,便告诉我哥哥在白虎山的孔太公庄上,还让我带家书来找哥哥。”
宋江听后,心生疑虑,问道:
“你到我家住了几天,可曾见过我父亲?”
石勇答道:
“我在那儿只住了一晚,没有见到太公。”
宋江于是把自己上梁山的经过都告诉了石勇。
石勇说道:
“我自从离开柴大官人庄后,江湖上只听闻哥哥的威名。”
“如今哥哥既然在这里落草为寇,自然不能少了我一个。”
宋江说道:
“不用你说,当然会带上你一个人。”
“来,先和燕顺见个面。”然后吩咐酒保继续上酒,并叮嘱不要去其他地方。
喝完三杯酒后,石勇取出包裹里的家书,递给宋江。
宋江接过一看,封皮上写反了,并且没有“平安”二字,心中越发怀疑,连忙拆开信封。
信中写道:
“父亲于今年正月初因病去世,现已停丧在家,专等哥哥回来安葬。”
“千万、千万,不可耽误!宋清泣血奉书。”
宋江看完信,心中充满了悲痛与疑惑。
宋江读完信后,发出一声悲苦的叹息,顿时不知所措,用双拳捶打着自己的胸膛,自责道:
“我这个不孝的逆子,干下不该干的事,竟至于让老父过世,无法尽孝道,与禽兽何异!”
说罢,又用头撞向墙壁,放声大哭起来。
燕顺和石勇急忙抱住他,宋江哭得几近昏厥,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
燕顺和石勇劝慰道:
“哥哥且节哀,莫要伤身。”
宋江随即对燕顺说道:
“并非我无情薄义,实在是只有这位老父让我牵挂。”
“如今他已经去世,我只能连夜赶回家为父亲奔丧,你们兄弟们自己上山吧。”
燕顺劝道:
“哥哥,太公既然已经仙逝,就算你赶回家,也再见不到他了。”
“世上的父母,没有不离去的。”
“请哥哥暂且宽心,先带我们弟兄们上山,之后小弟再陪着你回家奔丧,这样也不迟。”
“俗话说:‘蛇无头而不行。’”
“若没有哥哥带领,我们去梁山泊也难被收留。”
宋江却说道:
“若等我送你们上山,岂不是耽误了不少时间?”
“这是万万使不得的。”
“我写一封详细的信,说明情况,并将石勇一同送上梁山,等他带着你们一同去。”
“我如今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哪能置之不理?”
“此事如同燃眉之急。我不要马,也不带随从,就我一个人,连夜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