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先生最懂我的心思。”
他扶起两个公人,说道:
“你们放心,宁愿我死,也不能让你们受害。”
两个公人感激涕零,连声道:
“全靠押司救命!”
众人一起商议好后,宋江与两个公人、吴学究和花荣一起前往梁山泊,准备再作打算。
一行人离开了大路,来到芦苇荡的岸边,早已有船只等候在那里。
当时,他们通过大路渡过山前,又将山轿抬起,直到断金亭上歇息。
接着,命令小喽啰四处去报信,通知众头领们集合,迎接宋江上山,并前往聚义厅相见。
晁盖满怀感激地说道:
“自从在郓城救了性命后,弟兄们一直记挂着大恩。”
“之前还得蒙各位豪杰引荐,上山来此,建立了这光辉的草寨,真是不知如何报答恩情。”
宋江答道:
“自从与兄长分别之后,我便因杀死淫妇而逃入江湖,已经过了大约一年半。”
“原本打算上山探望兄长一面,没想到在村店遇到了石勇,他带来了家书,告诉我父亲已经去世。”
“其实父亲是担心我会随众好汉加入山寨,所以才故意写信把我召回家。”
“虽然我被判了官司,但因为得到了许多人帮助,并未遭受重创。”
“如今虽然被配到江州,但倒也是个不错的安排。”
“今天被众位召来,实在不敢不至。”
“既然见了尊颜,奈何限期临近,不能久留,只能告辞了。”
宋江说完后,朗声作诗一首:
方枷铁锁并临头,坐守行监不少休。
天与英雄逢水浒,劫囚行见出江州。
铁枷和锁链即将套上,坐监不敢停歇。
天意让英雄在水浒相逢,劫囚出狱在江州相见。
晁盖说道:
“怎么这么急着走?”
“请稍坐片刻。”
宋江和晁盖两人就坐了。
宋江指示两个公人坐在交椅后,寸步不离地守着他。
接着,晁盖召集了许多头领来向宋江敬礼,这些头领都坐成两排,小头目们一边上酒。
先是晁盖举杯,接着轮到吴学究和公孙胜,最后是白胜举杯。
酒过几巡,宋江站起来感谢大家,说道:
“真是感受了兄弟们的深情厚意!”
“宋江是个犯了错的人,不敢久待,只能在此告辞了。”
晁盖回应道:
“仁兄何必这么见外?”
“虽然你不想给那些公人什么,但多给些金银,告诉他们是我梁山泊抢走了他们的,不会受到追究。”
宋江忙道:
“哥哥,这话可不行!”
“这不是抬举我,而是苦了我。”
“家里还有老父在堂,我不曾尽孝一日,怎么敢违背他的教诲,给他带来麻烦呢?”
“之前我一时兴起与大家相投,幸好遇见了石勇,他指引我回家。”
“父亲听说了这些事,情愿让我受官司,甚至给我断配,临走时还叮嘱了很多,告诉我不要图一时快乐,而要顾及家中的安危,免得老父忧虑惊恐。”
“因此,父亲明确地训导我,宋江不能违背他的教诲,不管哥哥怎么说,我都不能上山。”
“这是违背天理,背弃父母之道,做了不忠不孝之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哥哥不肯放我下山,我情愿就在这里乞死。”
说罢,宋江泪如雨下,便拜倒在地。
晁盖、吴用和公孙胜一同扶起他。
众人劝道:
“既然哥哥决定要去江州,那就暂且住一夜,明日早上再送你下山。”
几番劝说,宋江最终决定留在山寨中,吃了一顿酒席。
虽然枷锁没有被解开,但他和两个公人还是一同坐下,准备离去。
当天晚上,他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坚决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