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道明看着蟠龙烛台上,香烛生起的缕缕青烟,袅袅上升在林子间缭绕,泪水盈眶。
想到幼年时在外祖父膝下承欢的欢愉时光,外祖父慈爱的笑容,再难重现,不禁哽咽难言。
他的身后站着一身孝服,眼眶哭得红肿,由两个婢子扶着的李舒婉。
“祖父,爹爹,不孝女婉儿给您们上香叩头了。”
李舒婉跪在滕编青绒软垫上,不住地叩首礼拜,泣不成声。
苍白的脸上不停滚落下来的泪珠,打湿了胸前的一片衣襟。
“婉儿,别哭坏了身子,起来吧。祖父和舅父的在天之灵会感知到你的一片孝顺之心。”
“平哥哥…”李舒婉眼泪汪汪,哭得肝肠寸断。
她想到家遭巨变,亲人尽逝,剩下自己孤苦伶仃,心里一阵又一阵的抽痛。那颤栗的哀伤,使人强烈地感到心痛难忍。
“婉儿不哭,元平在舅父面前发誓,一定会手刃仇人,替他们报仇雪恨。阿兄也会护你一生周全,绝不让你再遭伤害。”
赵道明眼中弥漫悲伤,上前几步,虚扶起了她。
她是母族好不容易才留存下来的唯一血脉。
朝庭甚今还未为李家平反昭雪,赵道明只能在此英烈洒血的地方,悄悄进行祭祀,以此告慰英灵。
“婉儿,将来李家沉冤得以昭告天下,元平定当为他们召开隆重的祭祀仪式。”
他心里完全明白,李家满族遭此厄难,被奸佞之人拿下,无故遭受了这一场灭顶之灾。实则,那帮恶人的背后目标在他,是为了打压他。
没有外家扶持的皇子在朝中无有势力,处处被人打压,很难夺嫡。
李环匆匆来报:“王爷,钦差大臣正在路上。”
“准备迎接钦差。”
“是,卑职这就去办。”李环退下,骑马而去。
据京都密报,此次燕山关大捷,皇上甚喜,传诏唤他回京封赏。
赵道明眯了眯眼睛望向前方,终于凭自己的力量扳回一局。
他也知道这次回到京城,是怎样的局面。各方势力,虎视眈眈。但他不会退却,定会迎难而上,背水一战。
参与皇子夺谪,必是刻不容缓,争分夺秒。
“张公公,送婉儿回固镇。”
张公公快步上前领命。
“是,王爷放心,奴才定将娘子妥妥送回。”他拂尘一扫,躬身道。
“平哥哥,你不要丢下婉儿,婉儿只有你一个亲人了,想要随你一同回去。”
李舒婉急了,迷惘失神的眼睛转向他,心像被什么揪着一样痛,眼泪顺着苍白的脸颊流下来。
她再也顾不上世家女遵循的伦常规仪,当着众人面,走过去拉住了赵道明的衣袍,哀哀哭泣。
赵道明见状,两人这样拉着不雅,忙挥挥手。张公公和一众侍卫,婢子知趣地低下头,都退到远远的地方。
赵道明轻轻叹了口气,约微沉默了一下,方对表妹正色道:“婉儿,阿兄此去京城明面上看着光鲜,实则是去虎狼之地。是非成败于覆手之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但是…不管往后阿兄有何不恻,都已为你安排妥当,只要你不抛头露面,就会安然一生。”
“平哥哥,不要…婉儿如何放心得下。”
“你知道阿兄身边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吗?未给母族平反之前,你若同去,他们会到处传扬阿兄罔顾圣严,带着罪臣之女回京。”
李舒婉止了哭声,周身弥漫起淡淡寒意,原来平哥哥顾及自己不能大白于人前的身份。
她这几年东躲西藏,夹缝中生存,活下来已属不易。再踏虎狼之地,实在不明智。但又真的舍不得与平哥哥再次分离。
“平哥哥,婉儿听话,不跟着去兀添麻烦。婉儿从小学的便是做赵家妇,如今,你可否在祖父亡灵前给婉儿说明,待我李家昭雪之后,再续从前姻缘。”
李舒婉殷殷期盼地望着眼前这个自己从小就知道将来要嫁的夫婿,若不是一场天降祸端,他们二人怕是早已结成夫妇。
赵道明垂眸,回忆起两人幼时的耳鬓厮磨,两小无猜,一阵恍惚…
他终是负了她。
他的心在月儿身上,再也收不回了。
他很心酸,轻声道:“婉儿,一切因祸端而起,我们已身遭变故,人事不再是从前。我遇到月儿正是大难之时,共克时艰,心已系于她…婉儿,我们永远是血脉相连的亲人。今后,阿兄当你作亲妹妹,嫁奁丰厚,绝不亏待。”
李舒婉脸色苍白如纸,身体不住发抖,手抓不住他的衣袍。
她以为一切会有转机,一切都有希望,原来是奢想。她是罪臣之女,是背弃之妇。李家满门忠烈,换来的就是一枚弃子,如此凄凉的结果。
赵道明低下头,心里一阵歉意。
很快,他毅然决然地转过头,面向远处的张公公。
“送婉儿速回固镇”
“是。”张公公急忙跑上前,恭声应道。
他的一切言行以王爷的定夺为准。
他看了一眼对王爷不舍的李舒婉,用阴柔的嗓声道:“娘子,累了一整日,快些上马车,回固镇歇息。”
李舒婉眼前一片昏黑,脑中白茫茫一片。
她闭上眼睛,眼泪不住地往下流。
眼巴巴地看着倾心的男子,希望他再说几句话,他已转过身去。
“平哥哥保重,婉儿去了。”声若蚊蚋。
赵道明看着那个抹着眼泪跟在张公公身边,已渐渐远去了的纤秀身影,眼眶微热。
世事多舛,此生对不住了。
他转身再对着灵台拜了几拜,对守灵棚的两个兵士道:“此处每日燃烛上香,不可断了。”
“是。”两个兵士单膝跪地,抱拳领命。
赵道明点点头,走向正在啃青草的云熙,飞身跃上马背,马儿扬蹄,一阵风地去了。
他还不知道,月娥已远去了天涯。
赵道明回到燕山关临时府邸不久,正欲洗漱,李环匆匆进了他寝房。
“王爷,京中急报,出大事了。”
一向沉稳的李环惊慌地报道,他知道京城这条线,是关乎娘子安危的。
他从手中的鸟儿腿上解下纸条,上面缚着一根细小的白线,象征急难。
赵道明心中一跳,急忙伸手,李环将纸条递给王爷。
赵道明三二下就将纸条展开,只见小小的字条上写道:“东方硕和冬梅均已殒命,娘子生死不明。”
如一道五雷轰顶,赵道明震惊得有些站不住,眼前发黑。
李环急忙将王爷扶住。
赵道明揉揉眼睛,再看了一遍字条上的字。
他知道冬梅和东方硕均已战死意味着什么,那是月儿已遭凶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