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不屑一笑,她被鲜血尽染,宛如一朵快要凋零的玫瑰,“陛下何必如此假仁假义?”
“如今我们落在你手中,要杀要剐随你处置。”
皇帝心痛难忍,她是自己的皇姐,他们一母同胞,她甚至帮他出谋划策,夺得江山。
“为何要这样对朕?”她背叛他也就算了,她竟然还带着他心爱之人的儿子一起背叛他,皇帝从未有过这样失魂落魄的时候。
长公主嗤笑一声,“皇弟可还记得袁家?”
“元嘉?”此事与元嘉又有何干系!
长公主近乎癫狂,“我说的不是元嘉!是袁家!那个被你下令满门抄斩的袁家!”
“当年本宫是要十里红妆嫁给袁文敏的,是你毁了这一切!”
“你明明知道,我心中最中意的驸马是他,可你却以莫须有的罪名灭袁家满门!”
“不仅如此,你还强势让我嫁与萧玉堂,皇弟难道不知道我恨极了萧家人?”
皇帝满脸不可置信,“你——”
原来他与皇姐之间的误会,早已时隔多年,她从袁家覆灭那一日起,就恨上自己?
当初贤王谋反,他亲眼看到贤王与袁文敏的父亲密谋,袁家谋反是证据确凿!
他想到皇姐深爱袁文敏,本想饶袁家人一命,可他们是怎么对待他的?
袁家不惜耗费举家财力,劫走贤王,甚至还想利用袁文敏与皇姐的婚礼,在大婚之日给文武百官下毒。
他提前得知袁家阴谋,让萧玉堂出手毁掉袁文敏亲手准备的一切,查抄袁家。
皇帝顿感失望,“当年袁家谋反证据确凿,你为何宁愿相信一个外人,也不愿意信朕?”
“至于萧玉堂,他从小便爱慕你,宁愿放弃功名利禄,甘愿做驸马。”
“不可能!”在长公主看来,皇帝现在所说的一切都是在狡辩。
萧玉堂面无表情站出来,目光落在一旁的和尚身上,幽幽道:“袁文敏,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
“你到底是慧能大师,还是伺花郎君墨玄谨?”
长公主闻言,立刻回过神来导致他们造反失败的罪魁祸首是何人。
“是你!”她恶狠狠的目光落在萧玉堂身上,见到他不屑的笑容后仿佛一切都明了。
“本宫谋划多年,竟被你这个小人使手段毁掉所有!”
萧玉堂是皇帝在潜邸时的伴读,而袁文敏与长公主从小便定有毁约,四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甚好。
皇帝竟与萧玉堂联合害袁家!
萧玉堂看向长公主的眸光已不复往日神情,取而代之的是平静、不带一丝波澜,“所以公主暗中刺杀我父母及族人,只为给他报仇?”
他指着慧能大师,“你被他欺骗几十年,至今还未看穿他的真实面目,真是可笑至极!”
袁文敏无处可藏,不由叹道:“此次造反不成,但是我却没有输。”
他赤红着双目瞪着皇帝,“狗皇帝,你昏庸无道,盛国迟早会毁在你手里!”
谁也没有料到,他说完此话,突然拿起身边侍卫手上的利剑,当场自刎。
“敏郎?”长公主感受到鲜血落在自己脸上,瞳孔微缩,看到心爱之人缓缓到底,整个人直接愣住。
她脸色煞白,崩溃冲向倒地的人,伸手捂着袁文敏流血的伤口,鲜血止不住,从她纤细的手指缝里溢出,滚烫又粘稠。
“为什么?为什么!太医,太医!”因为太过着急,她呼喊地破音,浑身都在颤抖。
在皇帝的示意下,一名太医走上前查看,但最终却无奈摇头。
长公主崩溃大喊:“敏郎,你答应我的,你要与我白头偕老......”
“文昭,好好活下去。”袁文敏撑着最后一丝力气抬手擦去长公主脸颊上的泪水,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意味深长看向一脸震惊皇帝。
他这次棋差一着,没能杀死皇帝,只能说是时也命也。
皇帝隐藏颇深,戏耍他们三人,先是利用萧家灭掉袁家,却独留他一人活在世上,利用他与长公主的满腔愤怒,陷萧家于万劫不复。
但是皇帝却不知道,袁家还有一人活着,那人一直在他身边。
他死了,还会有人替他报仇。
皇帝生母早逝,皇帝与长公主从小一起扶持长大感情颇深,皇帝十分在乎长公主,否则也不会任由其在眼皮子底下胡作非为。
他再一次因他而死,皇帝这辈子与长公主都不可能再回到从前。
死他一人,逼长公主颠覆盛国,为袁家几百条人命殉葬,值得。
只是可惜,他是真心爱过长公主的,但是赵家与袁家有不共戴天之仇,他实在是难越过心中那道坎,违背自己的心利用长公主几十年,到死还不放过她。
袁文敏落气时,长公主霎时红了双眼,“敏郎——”
事到如今,她何尝不知道他在利用自己,可正如她所说,这些都是赵家欠他的,她心甘情愿被他利用,为他复仇。
现在这一切又被她的亲弟弟、夫君给毁了。
皇帝察觉长公主愤恨的目光,心头钝痛,皇姐终究要与他形同陌路了吗?
他心中酸涩,咬着牙吐出一句,“长公主赵文昭识人不清,误信奸佞,勾结太子赵承玚意图谋反,其罪当......”
即便他们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但终究是他的血亲,他还是不忍将其诛杀。
“贬为庶人,幽居府中。”
“驸马虽有失察之嫌,但救驾有功,功过相抵。”
至于其他人,凡是参与造反者,皆格杀勿论。
皇帝口谕一道道传出,宫内众人皆震惊不已,似乎都没有想到长公主与太子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竟只是幽居府中。
这下,前来救驾的五皇子虽有些不悦,但皇帝的处置结果却给了他一颗定心丸,一个小小的种子开始发芽。
乾清宫很快被宫人收拾干净,皇帝秘密召见霍沉遇,嘱咐几句,便命其重新整顿大军,先解决宫变之乱,再出征。
霍沉遇满心着急,但也知道无法拒绝。
一场宫变就这样安静地落下帷幕,京中百姓都听见这些风吹草动之声,但是却无一人敢议论。
天大亮,朝阳缓缓爬上天空。
没有人注意到的是,东宫内有一名小太监偷偷开了角门,“殿下,长公主命奴才救您出宫。”
赵承玚在东宫枯坐了一夜,面容枯槁、十分颓废,陡然听闻‘长公主’三个字,眼底顿时迸发出一抹亮光,“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