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容家,在高考这三天,应言的待遇有很明显的改变,食物、路程,除了考场上的事情,任何事情都不需要应言担心。
而应言最擅长的就是考试。
只有学习的时候,应言得心应手。
回到容家后,有高考摆在前面,应言需要应对的事暂缓下来。高考这件缓冲结束,冲突、矛盾、差异争先恐后。
一考完试,许珺就将带儿子去公安局改名字的事情,提上日程。
在家里她已经叫“卓霄”,“应言”这个名字只适合沉寂在过去。
改名字这件事,容家有充分的理由。
错抱十七年的儿子,自然需要认祖归宗。
他们是他血缘上最亲近的人。
应言在应家没有好好被对待,他没有不同意的理由,他们家的儿子也不能够冠着他人的姓。
许珺在得知应伟康是黎家的管家后与丈夫提起:“也是阴差阳错,过去我们有见着卓霄的机会。”
容磊顿了一会儿提及亲生儿子在考试成绩上是学校第一名。
“兄弟两个脑子都好使。”说起成绩,大儿子是名副其实的天才。
许珺可惜自己与丈夫对铭川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在意,不是他们一碗水端不平,只是对两个儿子他们的要求不同。若是当初对铭川的学习成绩在意,不会不知道同年级的第一名。
容磊说:“亲兄弟总是像的。”
过去常说家中两个儿子一点不一样。
培养第一个儿子的时候,他们也是头一次当父母,到了第二个儿子的培养上,他们又有了别的想法,所以年岁相差不大的两个儿子,一直很不相同。
许珺说:“还是不同的。”
“卓霄只有学习成绩是好的。”
夫妻两人对视,大儿子的优秀是方方面面的,容卓霄还是错过了太多的时间。
这不是基因的问题,是培养的差距。
应言需要在意的高考,当年的容韫泽没有参加。
容韫泽的人生,不需要一个高考状元来点缀。
按部就班的人生,是牢笼是束缚,作为容家的儿子,他理应自由。
不提让人挑不出错处的容韫泽,就是容铭川身上也有许多人难以企及的优点。
成绩从来不是唯一。
将成绩当成唯一的人,眼界浅薄。
学校需要一个省状元,而这个“省状元”,容磊、许珺都不在意的。
十七年的时间塑造的三观,无法在七天之内变化。
许珺与容磊不急着在高考前让应言意识到“学习成绩从来不是唯一”。
对于回归的亲生儿子,他们理应给出一点耐心与爱。
所谓耐心,在事情上顺着少年一些。
其实“学习成绩不是唯一”这件事,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努力学习的大部分人也能够明白。只是那需要多年以后,而青春已过。
若不是回到容家,卓霄要许多年才能够悟出那个道理。
当过两次母亲的许珺,再去当一次母亲,这与之前的不相同。
这一回,孩子已经大了,不是白纸一张。
容卓霄回来之后,许珺的关心渗透容卓霄的生活。
许珺只要她表露出自己对容卓霄的在意,下面的人也会将容卓霄照顾面面俱到。
她还是自己尽力表达了一个母亲的关爱,对这个失而复得的孩子。
虽然她在寻到他之前,她从不知道自己失去过他。
丈夫离开海城,许珺没阻拦。
许多事情,在许珺这里是没有冲突的。
亲生儿子回家,无疑是一件大事。不过容磊去香港,并不耽搁容卓霄容入家庭的进程。
-
高考结束的第二天。
应言与许珺一同去了公安局。
提前准备好的材料装在牛皮袋中。
上下车都有人为他们开车门,窗口一切的询问由律师来回答。
几乎什么也不需要做,很快就完成了登记。
当一个有钱人,不需要任何的准备。
许多事都由其他人完成,应言体会到了“亲力亲为”这个词的力量。
许珺叫了儿子一声:“卓霄。”
应言……容卓霄还不是很适应新的名字。
被叫了很多年的“应言”,在听见母亲喊“卓霄”时,他其实有些不习惯。容卓霄到底没有表露出这种不习惯,他抬头看向许珺,他的亲生母亲。
许珺说:“等审批完成,就可以拿到身份证,还要三五天。”
“哦。”容卓霄微微颔首,“好的。”
许珺觉得这个孩子真客气,她说事情就往细了说:“李叔会把你身份证送过来,到时候身份证你自己保管。”
容卓霄努了努嘴,没说话。
来容家短暂的时间里,他更多的是听安排,而不是自己要做什么事情。
少自作主张。
自此之后,在任何地方,他都叫容卓霄。
不再是不受期待的那个。
在当应言的时候,他从来不是母亲想要的孩子。
舒丽珍会与他说柔情的话,或者是残忍的话。
而就算是“为你好”的话,也只是加重应言心里的愧疚感与不配得感。
舒丽珍的言语里透露出的是,应言不应该乞求母亲的爱,不配得到父母的喜欢。
应言不是不恨,只是当时的他,清楚知道自己不配恨。
去理解、去谅解。
舒丽珍清楚的诉说,让应言想要糊里糊涂去恨自己的母亲也难。
追求母爱,在那个位置上,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如今,应言从那个困围中解脱,成为容卓霄。
许珺要做到比舒丽珍好,太简单了。
在第一天,许珺就赢了。
舒丽珍在做应言母亲的时候,实在是太差劲,以至于许珺的一句“期待”,就足够覆盖过去的十七年。
“等你爸回来,名字就改好了。”许珺说,“到时候要让他赔你一件礼物,卓霄有兴趣考飞行执照么?我听好多人说,高中毕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驾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