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那秦始皇已然登上帝座,凭借着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政治手腕,成功地统一天下,将原本分散的六国尽数收入囊中。
六国的那些贵族们,他们曾经拥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庞大的势力,如今却面临着一个极为棘手的难题——该如何处置他们呢?
丞相李斯目光深邃,缓缓提出建议:“犯我秦法者皆诛。”
他深知秦国律法的威严,若有人胆敢触犯,便必须给予严厉的惩处,以彰显大秦的权威。然而,秦始皇却并未立刻点头同意。他深知,杀死这一群六国贵族固然简单,但这些贵族身后所代表的子民们却未必会轻易臣服于他。
百姓们的民智尚未完全开启,他们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最为容易受到上位者的影响和鼓动。倘若真的将所有百姓都杀掉,那么他辛辛苦苦打下的这六国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的梦想并非仅仅是统治这片土地,而是要让普天之下的百姓都能心悦诚服地臣服于他,在面对他时都能毫不犹豫地大声喊出“彩”,以此作为对他最大的认同。
经过深思熟虑,秦始皇终于下令:“凡事顽固不化,坚决不臣服于朕之人,杀无赦。凡能够顺应大势,主动表示顺从者,迁于咸阳城中妥善安置。若以往在旧国那些罪大恶极之徒,就在热闹的街市之上施以车裂之刑,以儆效尤。”
此令一出,整个天下为之震动。那些曾经心怀异志的六国贵族们,感受到了秦始皇的决心和魄力;
而那些普通百姓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位新皇帝,心中既有着恐惧,又有着一丝好奇。
秦始皇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还需要时间和努力,但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日,普天之下的百姓都会心甘情愿地拜倒在他的脚下。
刘妤看着这一切,她看到了始皇作为上位者的仁慈,不禁拍马道:“太祖父仁慈悲悯,乃千古一帝也。”
正为六国文化语言不同而头疼不已的始皇没好气的说:“仁慈悲悯,只不过是上位者的手段而已。上位者想要你看见的是他的仁慈,那他就是仁慈的。帝王,从来都会展现出有利于他的样子,若你信了,那就是掉进了万丈深渊,亏你还做过皇帝,这个道理你不明白。”
“上位者想要你看见他的仁慈,那他就是仁慈的!”她不自觉的在口中重复着这一句话。
“你也是愚蠢的实在可笑。”始皇今天索性就摊开了。“就你这遮遮掩掩的样子,实在不知道你的父亲怎么生出了你这么个蠢货,被人家算计而不自知。”
刘妤听闻之后,如遭雷击。她跪下,诚心的一拜。反正始皇无论从年龄还是功绩来说,跪他不吃亏。“刘妤愿闻其详。”
“你父亲应该是开国皇帝吧!”
“是!”
“刘邦,作为一个开国皇帝,他必定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计谋,还得会用人。他长于民间,所以做事不按常理出牌。他的文臣必定如吕不韦一样谋略出众,他的武将必定如蒙毅之类骁勇善战。还有你母亲,能从项羽的敌营安全而退,也是个心计谋略出彩的人。这些人在你父亲身边,若你父亲笼络不住他们,他们怎么会给你父亲买命。”
“我父亲最后把他们都杀了,只有姓张的得以善终,最后人都找不到了。”刘妤道。
“杀了还是活着都不得而知,你怎知他的下落不明不是变相的死了。他在位时,这些功臣还能收敛一二,等他去世,就你父亲那个姓韩的武将,不反就怪了。拥兵自重,还被封王。封无可封,最后要做皇帝吗?看来你这个皇帝真的就是捡漏得来的了,要不这么多心计出众的人里面你怎能捡来大漏。”
“他先是宠信周王室之后戚姬,扶起戚姬与你母亲打擂台。再扶起你母亲,利用她与戚姬斗,与臣子斗,然后坐收渔翁之利。后来发现自己大限将至,就把兵符给了你,引起你母亲的猜忌。最后,留下细作,收拾你的母亲再弄得你无子嗣,最后无论是谁称帝你手握兵权,你也能得个善终。”
刘妤不明白,“若我有了子嗣,他或她必将可以继承我的衣钵,何故让我绝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