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隋明月 > 第160章 归途 三

第160章 归途 三

今天正好是七月初七。

七夕之夜。

农历七月,又称“兰月”,故七夕又称为“兰夜”。

大眼萌妹子们开始了祈福仪式,包括上贡品、净手、上香、拜祭等环节。

围坐在桌前祈祷,默念自己的心事,向天上的织女星许愿。

杨梓看了一下,诗是其中最虔诚的那一个。

“从前有一个牛郎……”

“那老牛给牛郎出了个主意,偷走仙子的衣服……”

“在一些农村,七夕夜里会有许多女子,悄悄站在瓜棚李下,夜深人静之时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千年不渝的爱情。”

“躲在葡萄架下,也能听到他们说悄悄话?”杨玉儿一双大眼睛里闪烁着怀疑的光芒。

姐姐!这只是个故事,杨梓深深地看了杨玉儿一眼。

高梁地里也行啊!!!

公主讲了一个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这时代已有牛郎织女的故事了,但流传并不广泛,也没有后世那么多精彩的细节。

《月令广义.七月令》引用南朝梁殷芸小说: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

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关于七夕的来源有多个说法,最广为人知的是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实际上七夕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最早记载是东晋葛洪所着的《西京杂记》。

汉朝时,宫女们在七月初七这一天进行缝衣大赛,看谁的针线缝得又快又好,谁就是冠军。

这种风俗也叫做“乞巧”,乞求自己能心灵手巧、蕙质兰心。这种风俗在宫中风靡之后,民间纷纷仿效,形成一种时代风潮。

所以最初的七夕,跟男女情爱并没有什么关联,仅仅是女红的技能大比拼。

而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下来,是因为织女最初就是织布的,而且姿色出众、心灵手巧。

牛郎和织女又是七月七日这一天,在鹊桥相会,所以人们就将七夕与美丽的爱情故事联系在了一起。

……

“这个王母娘娘,真是可恶!”女中豪杰杨玉儿义愤填膺。

故事里的美好,让萌妹子们亮晶晶的大眼睛里,充满了向往。

青儿也不例外。

这丫头,是情窦初开了吗?!

“是那两颗最亮的星星吗?”草原上萌妹子诗指着银河两侧的星星问公主。

这两个月跟着萌妹军团,虽然仍旧是风餐露宿,但这个草原上的姑娘还是被养得白嫩了许多。

“上面那是织女?”

“嗯!”

“没有动啊!”

“废话!你见过星星自己会动吗?”会动的,那是坠落的流星!杨梓白了眼前这个小丫头一眼。

“可是织女自己会动啊!不动,怎么到鹊桥上与牛郎相会?!”

公主连忙伸手按在自己眉间来回挤压。

不过她可以肯定,青儿的心思,绝对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复杂。

……

“七七”也是生命周期。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男子以八岁为一个周期,女子以七岁一个周期。

女子七岁肾气盛,换牙齿头发变长;

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天癸是肾精,任督二脉,以中医说法,“为一身阴阳之海,五气贞元”,也就是说,二七就来月经,可以生子。

三七肾气平均,最后的牙齿长齐,发育完全成熟。

四七筋骨坚,头发长极,身体盛壮,到了顶点。

五七阳明脉衰,面容开始焦黄,头发开始掉。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是一个生命周期结束。

这个生命周期可以打破吗?

杨梓想过这个问题。

以前也许她会觉得这个想法很荒唐,觉得这是痴人说梦,无稽之谈。

但很多事情,让她改变了想法。

大花、荷花精,以及最后见到的紫阳真人。

虽然不能百分百确认,他们可以长生不死,但这其中的秘密,值得她去探究。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飞鱼服!绣春刀!老子天下第二!系统可不会给我刀刻般的肌肉开局葬神剑,我杀穿诸天密宗:修罗鬼修平凡修仙路2我在南山躺平,我在异世修仙诸界幻梦混沌劫起仙路逆袭:穿越废柴与系统的传奇模拟修仙:圣女别怕,有我在穿成傀儡皇帝,靠后宫和科学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