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紫禁城,被难得的阳光温柔地笼罩着,巍峨的宫殿闪耀着庄重而肃穆的光芒。
安澜尘脚步匆匆,疾步而入,“皇上,西北送来急报。”
假雍正伸手接过,目光缓缓扫过,随后不禁龙颜大悦。原来,岳钟琪在乱军之中如战神降临,勇不可当,取敌军首级,立下不世之功。
假雍正当即豪迈大笑:“待大军回朝,朕要大摆庆功宴,犒赏三军。”
庆功宴上,美酒飘香,佳肴满桌,众人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假雍正站起身来,略过年羹尧。双眸炯炯有神地望向岳钟琪,言辞之中满是赞赏与褒奖:“岳将军忠勇无双,此次西北大捷,实乃国之幸事。将军之功绩,当永载史册。”众臣纷纷附和,赞叹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而一旁的年羹尧,面色却渐渐阴沉如水。他曾在西北战场战功卓着,如今却被岳钟琪抢尽风头,心中顿时涌起复杂难明的情绪。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嫉妒与不甘。
这场庆功宴,既是对岳钟琪的高度褒奖,也是对众将士的激励。而年羹尧的反应,早已在假雍正的预料之中。
听到假雍正对岳钟琪不吝赞美之词时,年羹尧的脸色瞬间如乌云密布般阴沉可怕。
他那原本微微上扬的嘴角猛地僵住,线条变得生硬而紧绷。双眸微微眯起,眸中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嫉妒如毒蛇般在心底蜿蜒游走,那绿色的火焰仿佛要将他的理智完全吞噬。他实在无法相信,曾经自己在西北战场上独领风骚,如今这荣耀的光环却戴在了岳钟琪的头上。
年羹尧的双手紧紧握拳,指节因用力过度而发白,微微颤抖着。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失落和被冷落,仿佛从云端骤然跌落至尘埃之中。他的心中充满了不甘,那是对失去地位和荣耀的强烈抗拒。
他自问为雍正皇帝立下汗马功劳,如今皇上眼中却似乎只有岳钟琪,这让他如何能够释怀?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雍正和岳钟琪,眼神中既有对假雍正的不满,又有对岳钟琪的嫉妒和敌意。他在心中暗暗思忖:“我年羹尧为皇上鞍前马后,出生入死,如今竟被这般忽视。岳钟琪,你不过是一时得势,我定不会让你长久风光。”
然而,理智又告诉他不能在此时发作,于是他只能强压着内心的愤懑,那股怒火在心底不断翻腾,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让他坐立难安,如芒在背。
自年羹尧自回朝以后,他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便与朝中多位大臣来往密切,更是与敦亲王暗中勾结。
他们竟然联合众多大臣呈上奏折,力荐立华妃为皇后。那一封封奏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朝堂之上激起千层浪。
假雍正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冷峻如冰。看着那一封封皆是请立华妃的奏折,他微微眯起双眼,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怒意。他的脸色愈发阴沉,手指紧紧捏着奏折的边缘,微微用力,仿佛要把这些奏折捏得粉碎。
留中不发,这是假雍正当下的决定。他心中恼怒至极,年羹尧一党竟敢如此大胆,妄图干涉后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