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内也不需要放冰。
大婚那天老天爷赐的龙凤镯,只要两只镯子离的近,就有夏凉的作用。
冬天是否有冬暖作用那要等到今年冬天才能知道。
第二天一早,康熙在养心殿早朝的时候,苏天凤也起来了。
洗漱后,就开始计算自己准备的粮种能种多少亩地。
她爹说一亩地需要十斤稻种,需要四斤玉米种。
十吨稻种可以种植两千亩地,十吨玉米种子可以种植五千亩地。
苏天凤需要七千亩地。
且这会儿也想明白了,高产粮种,只有自己先种一茬,让人看到产量了,推广才能进行。
否则就算真的去找老百姓,给老百姓种子,老百姓怕是都不敢种。
苏天凤名下如今有四个农庄,在京城附近的就一个,里面主要耕种碧梗米的,碧梗米是真好吃,苏天凤不打算种别的。
那么就只能跟别人借农庄来实施自己的计划。
苏天凤也不打算初期把粮种撒出去,运送到外地去种,这不方便她去查看试种情况。
列了个计划表。
苏天凤又去养心殿了。
跟来上早朝的十几个大臣迎面碰上了。
大臣们离开,苏天凤进门。
苏天凤:……
现在看见朝臣就冒火,但是咱不干迁怒的事儿。
朝臣们:……
怎么就碰上这祖宗了?
一个个跪在地上五体投地,心里还祈祷着:佛主睁眼看,咱可恭敬了!
苏天凤语气平和:“起来吧!”
越过朝臣进门了。
康熙看完苏天凤的种植计划,这回是真惊讶了,脸上的笑意压根控制不住。
预测有多少粮种,每亩地需要多少斤种子,如何培育种子,如何耕种,如何施肥、防范虫患、除草,甚至如何灌溉,何时收割,需要多少人力,花费多少天收割都在计划表里呢。
之前还没有头绪,不知道从哪里干起。
这才一夜半天的工夫,就能列出来这么详细的计划表。
佛主是个干实事的料子啊!
照着这份儿计划,再来选择田地和办差人手,可就简单多了。
康熙也吸取教训了。
这回他会选好合适的能干实事的臣子,跟苏天凤一起见这些臣子,给苏天凤镇镇场子,免得还有心大的,觉得佛主好糊弄。
十天后,这事儿才正式定下基调。
之后就是完善计划,来年才好顺顺利利的种地。
苏天凤暂时闲下来了,明年才开始实施计划。
康熙以为这事儿定下基调了,苏天凤就该做别的计划了,结果他看到了什么?
每天睡懒觉,上午读书练字,下午刺绣,还时不时的叫一两个太医去乾清宫解答她在医学上的一些疑问。
每日忙忙叨叨的,可忙乎的这些跟朝政都没什么关系。
这让一直紧张的康熙突然发现自己紧张了个寂寞。
苏天凤并没有如他猜测的那样,在朝政上横冲直撞,苏天凤关上门过起了,独属于她自己的,充实小日子。
一连三个月,别说为了政权,拉拢朝臣了,就是跟后宫的女人,也没说过几句话,每月十五,早上不想起,后妃们只需要乾清宫外磕头请安就可以。
真就一点儿攻击性都没有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