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天凤一笑,永乐帝,不,现在的永安帝就警铃大作。
重生十三年,他可太清楚他母后喜欢捉弄他的恶趣味了。
“做皇帝都讲究一个文治武功,武功这方面,母后不担心你,你可是能封狼居胥的永乐帝,如今的大明,可比你做永乐帝时候强大富足的多,你有更坚实的后盾,母后期待你这一生再次为大明开疆拓土。文治方面,你也系统的学过了,你只要如现在这般,永远记住要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不要放弃对火器、各种工业以及经济的追求和研究,尽量做到以战养战,坚定对外战争是去掠夺来富裕大明的核心,那母后现在就可以退休了,你能做到吗?永乐帝?”
永安帝:……
这是知道他是永乐帝传世重生了?
也对,他母后可是太清圣后大帝,也是琉璃净光佛,就算这一世转世成为了肉体凡胎,也到底跟凡人不同的,知道他的底细不奇怪。
“你出生时候是有异象的,很多人其实都认定了你是永乐帝转世,只是不知道你是带着记忆转世,大明上下其实早就期待你登基为帝了,只是你父皇到底也带给大明繁荣,大明上下对你父皇也是真心爱戴,福兜兜,母后期待你能成为更出彩的皇帝,能带着大明再次腾飞一次的皇帝。”苏天凤语落,永安帝无奈叹息。
“母后,您都知道儿子的底细了,怎么还叫儿子福兜兜呢?当初您赞同外祖家取的这个小名儿,就是想逗儿子玩儿,看儿子变脸的吧?”永安帝是真对他母后的恶趣味无奈了。
“母后,您现在还不能休息,是儿子无能,还需要您主理朝政一段时间。”永安帝说这话的时候,小眼神闪烁。
苏天凤:……
明白了,老娘就知道你不是个安分的皇帝。
上辈子,你是你儿子的征北大将军。
这辈子,你想给老娘做征北大将军?
永安三年,年满十六岁的永安帝,去了一趟倭寇,亲眼见到那储量丰富的银矿,随后跟如今的海军大元帅,也是老朱家宗亲,他的堂叔说:“加快开采速度,尽快把财富都带回去大明,不要给倭寇留下太多人口,离开的时候,都杀了吧。”
怀柔政策不适合倭寇,给倭寇喘息的机会,他们就会再次骚扰大明海域。
有些事儿,他们可以留给后代去处理,可有些事儿,他们这些先辈能处理的,就不要给后代留麻烦。
回大明的船上,看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永安帝只觉得眼界都开阔了不少:“皇叔,这大海,咱们大明要多占下来一些地盘才好,家里有神种,养得活更多的百姓,大明打下来的海域和海岛,就该住满咱大明的子民。”
永安帝看得见的未来,期待的未来,他身边儿皇叔不想懂,作为宗亲,他只知道皇帝不会弃用他们宗亲,愿意重用他们宗亲,那他们就愿意为皇帝,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毕竟手里有事儿做,才能分钱啊。
海军越强,对外的皇商队伍赚的越多,他们宗亲的后代哪怕不成器,也能滋润的活着,做个富贵闲人,有机会培养有本事的下一代,那不比什么强?
历史中,大明朝尾大不掉的宗亲们,如今已经成为大明皇帝最锋利的刀,指哪砍哪!
从倭寇回来,永安帝兴致勃勃的跟苏天凤介绍沿途景色,以及他对海域这一块儿的展望。
苏天凤听完也就嘱咐一句:“对外战争一定要慎重,要结合实际去做战争计划,一定要在稳定国内基本盘的基础上,开启对外的战争,这才能让你一直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