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苏家就热闹起来了。
整日不少马车来来往往,来去的都是学子。
家里也时不时的会有贵妇上门,都是旁听生的祖母或是母亲,心底不管多看不起王玉叶商户女、小娘出身,都不得不捏着鼻子交际,没办法,谁让人家家里有大儒呢?
而自家又是求人的一方。
也因为求学风波,家里一堆来自高门的学生和旁听生,便宜爹诡异的在汴京扎稳脚跟了。
好几个惦记着秘书监的人也只能捶胸跺足:“不讲武德,不讲武德,怎么就能带着大儒来汴京?”
争夺官位的争斗,向来残酷,可便宜爹这种靠着大儒就坐稳官位的,在宋朝很少见,但是绝对符合宋朝重文轻武的时代主流。
十年寒窗苦读,这话不只是适用于现代学生,宋朝的学子也一样。
重合一年,苏天凤家来的汴京,眨眼,重合两年过去,宣和元年来临,这一年,苏天凤十五岁了。
也是这一年,苏天凤大哥苏嵘参加会试,成了新科状元。
更是被赐婚,成了驸马。
宋朝驸马的地位很高,虽然少有手中握有实权的,可苏天凤的家人都觉得做驸马挺好。
这一世的公主大嫂是赵金罗,宣和一年才十六岁,比苏天凤也就大一岁,比她大哥苏嵘小两岁。
赵金罗是宋徽宗赵佶第三女,封号安德帝姬,母亲是显肃皇后郑氏。
宣和二年春天大婚。
好家伙,这场赐婚,王玉叶是真高兴昏了。
王家得了信儿,更是好东西大批大批的往汴京送。
苏天凤:……
这门婚事真的好吗?
宋朝的驸马可不好当。
首先,必须是贵族之后,苏家也算贵族,不是顶级的那种,确切说苏家是士族阶级,这个出身只能说是勉强够的上选驸马的门槛。
其次,宋朝的驸马都是政治花瓶,享有特权,但是不给实际权力。
最后,宋朝的驸马娶了公主后,在家里辈分儿要升一级。
这就是说,苏嵘以后要管爹娘叫兄嫂。
苏天凤以后要叫她哥叫叔叔,要叫公主婶婶……
至于夫妻生活,赵金罗是嫡公主,有自己的封地和公主府,召见苏嵘,苏嵘才能去公主府,夫妻之间压根不是夫妻,而是上下级关系。
苏天凤是真觉得这婚事……简直扯淡!
因为苏嵘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不喜欢做驸马。
这婚事也就便宜爹娘和祖母高兴的屁颠屁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