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楠靠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面,她的手里拿着一份邀请函。她的身体左边放着一杯已经喝了少许的咖啡。她已经保持这个姿势很久了。到底多久,她自己一直到现在都没注意。
这份邀请函的纸张是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边上撕掉的痕迹很清晰。
显然,给她写邀请函的人是在特殊情况下写的,以至于用的不是正规的稿纸。
“我知道你最近在忙着有关滇王墓的一些事情。不过,我希望你能来帮助我。我知道你对古楼兰文明和西夏文明很有心得,这正好是你的强项。
还有就是,我们在这里发现了很多有楼兰文明的石刻和文字,我附带了几张照片,并不完全。我觉得以你的才能应该能概略知道里面的内容。”
王亚楠学的是考古专业,对古文字研究很有心得。毕业后就和老师王素菊女士一起进入到了考古研究所。
照片,王亚楠已经看过了。拆信封的时候,那几张照片就也随着信纸一起被抽了出来。
照片一共有七张,大背景为黑色。照片里最明亮的地方是手电筒照射出来的光圈里,光圈里面是很多类似藏文的符号。光圈的范围外就是乌漆嘛黑。透过反射到空气中的光线,隐约可以看到在漆黑之中似乎还有很多石像和建筑的影子。往漆黑的部分细看,似乎里面还有极大的空间。
她的视线又重新落到那些符号上。她确定这是古楼兰的佉卢文。
王亚楠一直认为楼兰的前身是柔然(注,柔然也是一个民族),而且柔然也是突然消失的民族之一。至于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王亚楠希望从照片里知道的更多。可是照片本身就是在黑暗环境下拍摄的,远处根本就看不清。这让她很是恼火。
就不会把周围的环境拍摄的清楚一些吗?难道手电筒只带了一个?
她心里把拍照片的人埋怨了一遍。不过,再怎么埋怨也没有用,没有其他更清晰的照片供她研究。
那些符号的勾画之间尽是岁月侵蚀的斑驳。也不知道是风侵的还是因为潮湿的原因,总之非常模糊。
即使是只看照片也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古韵。她隐约觉得这个古遗迹来头似乎不小。看来自己的导师可能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古遗迹。不过,既然邀请自己过去……自己貌似也可能从中分一杯羹。
对于古楼兰文明,王亚楠一直都有一个心愿,希望有生之年能彻底的解开这个在历史长河之中存在了800多年的民族突然消失的谜团。当然,还有柔然。
从她大学开始到就职,五年时间里,她多方打探,却没有什么大的收获,原本她都打算听天由命了,没想到就这么狠神奇的出现在自己的眼前,而且还是这种充满诱惑的方式。
她不在耽搁,迫不及待的坐回到办公桌后,又一顿忙碌从抽屉里找出自己的私人笔记本,那里有她记载的有关古楼兰等西域诸国文字的一些解析心得。
调整好台灯灯光,就开始破译。大约在两个多小时后,她总算是整理出来了一个不算通顺的文字材料。不足的地方就是她的笔记并不完整。很多符号,她都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判断和照片里符号上下句相互联系起来猜测的。不过,总体而言,她非常满意。
但是!
这可真够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