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之上,镇北大将军在得知京城的一系列变故后,一边加紧整军备战,防止匈奴卷土重来,一边也在思索着如何能更好地守护大乾朝的疆土。他深知匈奴此次兵败,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定会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进攻的时机。于是,他亲自巡视各个关隘,督促士兵们加强训练,同时还派出探子深入匈奴境内,去打探他们的兵力部署以及内部动向。
“将士们,京城的危机虽暂时解除,但我们边关的责任依旧重大,匈奴随时可能再次来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绝不能让他们再踏入我大乾朝的疆土半步!”镇北大将军站在城楼上,对着麾下的士兵们大声喊道,那洪亮的声音在边关的上空回荡,士兵们齐声高呼回应,士气高昂。
在朝堂之上,大臣们围绕着大乾朝后续的发展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主张利用与邻国的和亲关系,大力发展贸易,增强国力;有的则担心邻国此举别有用心,建议暗中扩充军备,以防万一;还有的提议要彻查朝中是否还有神秘势力的残余,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内乱。
李承乾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各抒己见,心中权衡着利弊。良久,他才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与邻国的关系需得妥善经营,但我大乾朝自身的实力也绝不能落下。朕意已决,着户部尽快制定发展商贸的计划,与邻国互通有无;兵部则加紧征兵练兵,完善边防与京城的防卫;吏部要严格审查朝中官员,一旦发现与那神秘势力有牵连者,严惩不贷。”
大臣们领命而去,各自忙碌起来,整个大乾朝都在为了应对未来的未知局势而全力运转着。
这日,邻国王子接到国内传来的密信,看完之后,脸色微微一变,随后便召集亲信到驿馆内室商议。
“殿下,信上所言何事?可是国内出了什么变故?”亲信关切地问道。
邻国王子皱了皱眉头,将密信递给亲信,缓缓说道:“国内的一些大臣对此次出兵相助大乾朝,又提出和亲一事颇有微词,认为我们此举耗费了本国不少人力物力,却未必能得到相应的好处,如今国内局势也有些不稳,我们需得尽快促成和亲,然后回国稳定局势啊。”
亲信看完密信,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殿下,那大乾朝这边,那李承乾似乎还在拖延时间,怕是对我们有所防备,我们得想个法子让他尽快将公主嫁过来呀。”
邻国王子沉思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无妨,本王已有主意,明日便进宫面见李承乾,就说我国国内有一些不安分的势力,听闻和亲之事后,对大乾朝颇有敌意,若不尽快完婚,怕是会影响两国关系,引发不必要的纷争,料想他为了大局着想,不会拒绝的。”
次日,邻国王子依计进宫,见到李承乾后,便将那番说辞讲了出来,李承乾心中虽知晓这邻国王子怕是在故意施压,可正如对方所料,他此刻确实不敢轻易得罪邻国,以免再生事端,权衡再三后,只好点头应下,将公主和亲的日子提前了些许。
消息传出,公主又在宫中大哭了一场,整个皇宫也笼罩在一片哀伤的氛围之中。而那邻国王子则暗自得意,觉得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计划顺利进行着,可他却不知,在这风云变幻、暗流涌动的局势下,他的一举一动也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中,各方势力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大乾朝以及周边各国,未来究竟会如何发展,谁也无法准确预料,只知道这平静之下,正酝酿着一场更为复杂且激烈的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