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因为有了父王把关,朱慈灶修改教材容易很多,但也只限于小学,因为初中教材会增加很多科目,比如历史对大明的评价,又比如地理,后世很多地名与现在相差甚远,最难是政治,生物和物理化学,政治难在朱慈灶不一定能总结大明政治状况,生物物理化学难在这个时空没有实验材料和设备,甚至于没有实物对照。
当然,那是几年后的事,现在,小学三年级教材已经修改完毕并交给刘大伴负责大规模印刷,义学堂内有印刷厂,雕版与活字并用,刘大伴负责监督雕工刻字和排版,至于具体印刷,现在全部利用晚间和旬假抽调年长学子免费帮忙。
这是一项大工程,全校目前一万多学子,等于每册最低印刷量为两万册,所以义学堂为此挤出一栋教学楼专门负责印刷装订教材。
但即使如此减少开支,义学堂光书籍本子开销也如吞金兽一般,据刘德不完全统计,一年时间此项耗资达十万两白银之巨。
不做不知道,做了方知兴办教育有多艰难,吉王府真正的存银其实不多,自王府开始大规模购粮后,本是鱼米之乡的湖广粮价硬生生被拉升到三两纹银每担,每担稻约合一百五十斤左右,每担稻合十斗百升,目前就食于吉王府老幼流民超过十五万,按照每人每天消耗一升谷计算(稻谷出米率最多百分之七十,不见荤食饭量大),每日耗谷一千五百担,每月耗谷四万五千担,每年需要五十四万担稻谷,按照目前粮价光粮食一项开支需白银一百六十二万两。
这还不包括衣服鞋帽和其他开支,特别是义学堂一日三餐,每旬一荤,每年四套衣服,以及消耗的笔墨纸砚费用。
如果流民仅仅止步于此吉王府还能坚持几年,可随着北方气温骤降又大旱连年,西北叛乱越演越烈,南下避祸乞食的流民越来越多,加之湖广其他各地官府有意把流民往长沙府赶,所以…
朱慈灶用手指揉着生疼的太阳穴摇摇头,他承认他失算了,他小看了各地官府的无耻底线和北方局势恶化程度。
原本他只准备招收几百个适龄儿童慢慢培养,收容个几千流民兴办工业自给自足。
可各地官府,特别是湖广各地官府有意散播长沙吉王府救济流民的消息。
千万不要以为明末的藩王有多大权利威望,特别是像吉王这样安份的藩王,按制吉王可领禄米两万石,吉王妃,侧妃,世子及其他子女,甚至于吉王一脉历代分支降爵的镇国辅国等将军每月俱有禄米钱粮。
可实际上,地方官府能拖便拖,能省即省,一遇天灾便扣禄米不发,风调雨顺年份能发十分之一便是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