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这两个妹妹,两个都满了十六岁,妹好像是慈煃的小妹,十二妹好像是一个歌姬的独女。
按照王府规矩,十六岁已经到了及笄出嫁年级,因为是庶出,所以难婚配官宦人家的嫡子嫡孙,一般只能是庶出子孙或者商贾人家,出嫁时,王府除了赔笔定例嫁妆一般不会大操大办。
好在父王朱由栋性格开明宽厚,他没想过攀附谁,更不会违背女儿意愿牺牲谁。
这其实已经是王府女儿最大的幸运。
“灶哥哥,听说义学堂有女先生,我也想去学堂教书,”师妹道。
“我也想去做教书先生,灶哥哥我会画梅花,我可以教他们画画,”十二不甘示弱道。
“好啊,义学堂现在最缺的便是先生,”
王妃数落朱慈灶道:“你胡乱应承什么,你让他俩问问她们娘亲同不同意再说,莫到时又说是你带坏了她们家姑娘。”
王妃这话一出,两个妹妹脸色郁结起来,她们到了出嫁年级,现在最怕的就是面对茫然的未来和一无所知的夫家。
刚在忧伤,被晾在一旁的一个女孩走过来行礼道:“见过王妃娘娘,见过世子殿下!”
王妃欢喜的拉着这乖巧漂亮的女子不停向朱慈灶努嘴示意。
朱慈灶尴尬道:“你就是那个堵大人的小妹?”
王妃听见儿子没脑子的话忍不住横眉竖眼,这不是不打自招来偷看的嘛!
幸好这女子不曾多想道:“让世子见笑了,奴家自幼与家兄相依为命,所以哥哥到哪我便跟到哪里,有失教养之处万望海涵。”
“哪里哪里,那你父母?”
“我出生不久便双双离世。”
王妃感叹道:“抚孤进学还能登科,想不到堵大人这般奋进,难怪我看他比别的官厚重。”
堵小妹看了眼朱慈灶道:“家兄虽有些志向,可比起吉王府算得了什么,跟着家兄一路南下,沿路流民都在传颂吉王府是救济万民的活菩萨,船入湖广,但见赶往长沙府的流民拥塞于道络绎不绝,世子如此大德当受堵怡和一拜。”
王妃赶紧拉着欲行大礼的堵家妹子长叹一口气默然无言。
看王妃突然不高兴,堵怡和知趣的道:“刚才听闻世子缺先生,世子你看我能不能助你一臂之力,家兄那边是绝对不会反对的。”
朱慈灶看着这女孩,她年纪应该在十六七岁,白皙红润的脸上充满饱满的胶原蛋白,眼睛平和慈悲,身量有着江南水乡的纤瘦高挑,她神色虽然青涩,但浑身上下充满这个时代没有的朝气和激情。
朱慈灶极不自然道:“义学堂两万多学子最少需要四五百教习,目前有半数先生只粗通文墨,更有大半乃边学边教之学子兼任,先生是真的紧缺,只是,一来怕堵大人为难,二来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