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理论上来说,火枪火炮是最容易制造,火炮就一根半空心铁管加一个点火眼,火枪多加一根木托把手。”
“那么,大明从火器独步天下到落后西方差的是什么?”
“是精益求精之精神。”张铁蛋轻声道。
“张学生说的很对,大明火器之落后在儒家之守旧,连本朝火器专家宋应星毕懋康都喜欢春秋笔法,什么一炮数十里,数十里到底是多少米,是最大射程还是有效杀伤距离,又说打放极准,所击人马洞穿,到底如何准,凭什么准,多远距离人马洞穿,能透几层甲,”
“事实上,不光火器书,只要是儒家所撰之书皆喜欢春秋笔法,像什么食谱,盐少许,少许是多少?又像什么追敌数千里歼敌数万,就不能有个准确数字吗?”
“你们钻研的是科学,是学问,科学之态度乃精益求精,就比如这两张火枪图纸,张学生标注枪托一尺,孙学生标注一尺五,”
“你们不能看我做了些训练木铳就毫无怀疑加入肩托,他的作用是什么?”
朱慈灶看俩人红着脸不吱声便做了个后世打枪动作道:“大明火铳用的的手托,手托容易抖动难以瞄准,所以才需要肩托顶在肩膀上增加稳定性,有了稳定性才能精确瞄准目标。
但是,肩托该留多长?什么长度最容易掌控最稳定?最容易瞄准?甚至于最舒适,最符合配重比?最符合黄金分割定律?
这便是你们研究学问该钻研的,你们得去找军人计量平均身高平均臂长,有了大量数据你们才能把肩托长度定出来,以此类推到枪管长度,整枪长度,加上刺刀的长度,再优化重量,增加耐用度和可靠度,
科学研究容不得一丝马虎,这便是大明为什么会落后西方之处,同样的一根半空心铁管,大明上至士大夫下至军民没人想过改进它,但西方之人集数国之力数百年坚持不懈的研究改进,
趁着现在东西方差距不算太大我们还有时间追赶,若真的到了人家不用风帆可以傲游五湖四海,不要马拉可以日行千里之时,我汉人百姓便是待宰羔羊,待番邦之人真的做到能一炮轰击数十里之时,待他人设计出不惧风雨之枪炮甚至于连珠枪炮之时,人家来几条铁甲海船架几门巨炮便可征服…”
朱慈灶没具体指导该如何改进枪炮,他这番废话也不知道能不能起效果。
至于火器专业学生如何进修自学?那得感谢国家夹带的大批同时期东西方火器资料书籍。
科学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走捷径,事实上,这批设计到方方面面的资料很多已经走了捷径泄露后世天机。
就比如冶炼钢铁技术,从去年这批大学生拿到资料教材后,只短短三个月时间,一直进展缓慢的王府铁厂便炼出独步天下的精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