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测,星体自转的动力,源于两个引力潮汐的碰撞。这股力虽然很弱,但只要详细分析‘日、地、月’三天体系统,应该就能得到答案。后来我得到了答案,然后有了人造引力,并以此为延伸,制造了逆向的反引力潮汐。”
林山山一本正经的记录,已经进入工作模式:“大概有多弱?”
童扬知道她在为月球开发做准备,虽然对这个计划不看好,但林山山依旧在很努力的完成任务。
有些可怜,也有些敬佩,小徒弟虽然聪明反被聪明误,但至少努力:“星系源于爆炸,这一点是没问题的。当核聚变到达一定程度,光无法逃逸,首先形成视觉黑洞,但在黑洞阶段,黑洞依旧在喷发其他微粒,这些微粒经过长久积淀,也就形成宇宙中无处不在的静态粒子。”
“黑洞阶段之后,聚变继续强化,密度进一步加大,物质平均原子量进一步加强,最终会使原子到达不稳定阶段,然后开始裂变。恒星的一个循环中,裂变与聚变相互对抗,也正是这种对抗,才有了光。”
“光,天选之子,在无限宽广的宇宙中,只有它的运动模式最有利于逃逸恒星引力,无论振幅、振频还是转换模式,皆上上之选。光速不变原理这个假设并不好,宇宙没有永恒,只是对人类而言,能够观测到的光,远没有到达它的极限。而那些到达极限而静止的光子,即便摆在人类面前,人类也没办法观测。”
“山山,不要学你老爸。”童扬不知怎的,突然提到林忠亮,“我把我的发明叫做近代物理学,只是想提醒某些人,只有接受我的理论,运用我的理论发明,才更有利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我的一切都是为现代物理学家准备,可这些物理学家却对我只有埋怨。人可以是非不分,是是非非大多数情况下混沌难辨,但至少应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做一个物理学家该做的事。”
林山山貌似点头,实际并不怎么在意:“我爸一个老古董,不用搭理他,其他国家的物理学家还是在好好研究的,这点师母最清楚,她负责这个领域的资金支持!学长,按照你的说法,黑洞在聚变末期会喷射比光子更微小的物质,那他的引力……”
“引力源于质量,是固定存在的。没有引力,恒星也不会发展到黑洞阶段。同时,聚变与裂变共存也是固定的,一旦裂变超过聚变,黑洞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烟花,重新化为数个、甚至数万个恒星体系。”
“这些爆炸尘埃,比较巨大的个体变成恒星,较小的个体围绕恒星运转,形成行星。整个体系就像巨大的扫把,将所有爆炸尘埃再次聚集在一起,完成下一个轮回。”
……
林山山皱着眉头:“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
“但是,我没办法验证我的理论,你也没办法推翻你接受的教育。”童扬笑着接过话头,“这就是问题所在。我只是个发明家,对科学并不擅长。我的理论并没有凌驾于现代物理学,只是一个过渡。所以,那些老学究没办法接受现实,也不愿意用我提供的工具,还物理学一个真相。”
……
林山山再次沉默,童扬此刻的‘谦逊’并不会引来赞扬,那些顽固的老家伙,只会凭此继续人身攻击。
直白些讲,他们太老了,已经没时间寻找真相,只能把一切交给年轻人。而两种理论的碰撞,也着实丰富了物理学研究,唯一吃亏的,只是童扬这个人而已。
大神对话,有个学生弱弱举手:“请问……我可以问一下,人工智能的极限,真的不能超越人脑嘛?我是说,其实人工智能比人类更聪明,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