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在这时,几个早上就来上香的村民走了进来,拦住了王翠花。
“王翠花,你干什么?你怎么能打孩子?”一个村民质问道。
“他绑了我儿子,我当然要打他!”王翠花怒道。
“你儿子偷功德箱里的钱,本来就不对。现在你还胡搅蛮缠,要打小道士,你还有理了?”另一个村民不满地说道。
王翠花被村民们的话噎住了,她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她看着眼前的这些人,心中充满了怨恨。
她知道,这些人平时就看她不顺眼,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他们当然不会放过她。
但她还是强撑着说道:“我儿子偷钱怎么了?那些钱都是村民们自愿捐的,凭什么不能拿?而且,这个小道士凭什么绑我儿子?他还有没有王法了?”
村民们闻言,纷纷摇头。
他们知道,王翠花这个人平时就刁钻刻薄,对村民们也不好。
现在她为了儿子的事情,更是胡搅蛮缠,无理取闹。他们决定不再跟她废话,直接把她赶出道观。
“王翠花,你走吧。我们不想跟你这种人说话。”一个村民说道。
“你们……”王翠花还想争辩,但看到村民们坚定的眼神,她知道自己再说下去也无济于事。于是,她狠狠地瞪了石大狗一眼,然后转身离开了道观。
走在回家的路上,王翠花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
她知道,自己这次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被村民们看笑话了。
但她也明白,自己不能就这样算了。
她必须找到儿子,然后好好教训他一顿,让他知道偷东西的后果。
同时,她也要想办法报复那个小道士和村民们,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厉害。
于是,她决定晚上再来道观。
她要趁着夜色,悄悄潜入道观,找到那个小道士,好好教训他一顿。
至于儿子没有完成的事情——偷功德箱里的钱,她也会一并完成。
她要让村民们知道,她王翠花可不是好惹的。
夜幕低垂,如墨的苍穹中繁星点点,偶尔有几声夜鸟的啼鸣划破这沉寂的夜。
王翠花趁着月黑风高之时,悄无声息地来到了那座古老而神秘的道观附近。
她穿着一件略显陈旧的蓝布衣裳,头发简单地用一根木簪挽起,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眼中却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决绝与焦虑。
王翠花躲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后,借助树影的掩护,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道观的情况。
这座新建成的道观显得古朴而庄重,红墙灰瓦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几盏灯笼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昏黄而微弱的光芒,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她心中一阵窃喜,暗道:“今夜无月,又无行人,正是下手的好时机。”
想到道观里动人心魄的财富,她甚至都没有想起失踪的儿子。
王翠花轻轻地挪动脚步,尽量不发出声响,缓缓地向道观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