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沈槐在高郎中处侍弄草药,看见高郎中得了闲。
就准备实施计划,仰起小脸天真又不解的问道:
“高伯伯,为啥,村里叔叔婶婶们,看着不开心?”
“傻孩子,今年收成不好,天气热,谷子没长成就熟了。
哎!说了你小娃娃也不明白捏,大家伙儿心里苦捏~”
“那为啥不再,接着种捏?”
“傻娃娃,咋个接着种嘛?”
“我们去,钱爷爷家时,听见人说嘞~
我好奇,就问嘞~
有的人家,春天、秋天都种捏!”
“还有这事儿?
孩子你乖乖在这儿看草药,伯伯去趟里长爷爷家里。。。”
说话间,就衣角飞飞的走了出去。
隔日,沈槐前脚到了高郎中处,后脚里长也到了,还去隔壁喊了老方丈。
里长又细细的问了五丫咋听说的,五丫只把之前说与高郎中的话,重复了一遍。
多余的,一问三不知。
里长就向老方丈询问,是否见过种两季的事情。
“阿弥陀佛,这么一说,老衲确实见过~
几年前去江南一带云游,那边百姓素来比这边富饶些。
之前没想过因由,现在想,大抵与一年种两季是有关系的。
啊呀~老衲想起来了!
春种稻谷、秋种麦。
别的,记不清了,时间有些长了。”
“够了!够了!有这一句乡亲们就多条活路了~!
只还要劳烦高郎中与方丈一起,把这事说与乡亲们。
若今年咱们村试试成了!
明年、后年就到集市上,跟别的村也说说~
这个世道,咱们庄稼人活得太不容易了。”
“太好了,叔,方丈大师,正是这个理儿捏~”
“阿弥陀佛!
二位施主虽不在佛门,却慈悲为怀,!”
“善哉,善哉,嘻嘻~”
沈槐冷不丁学了一句。
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以三个人的公信力,放牧村的村民们,一改多日的颓废。
个个兴致昂扬的加速收割,然后犁田、播种,处处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今日随便往放牧村哪里一走,都会看到一张张洋溢着希望的笑脸。
对农民来说,地里能长出东西,就是希望!
一年种两季,即使收成一般,土地里总归能不断的长出粮食。
只要能踏实劳动,吃饭问题应该能解决了。
自从农忙起来,五丫就被安排了照顾梁狗儿的任务。
是的,梁小六大名宝柱,小名叫狗儿~
乡下人为了好养活,一般都狗儿猫儿的先叫着,等过了周岁男娃再取个正式的名字。
当然也有不取浑叫的,比较少。
梁宝柱是第六个才生出的儿子,早早的取了名字,但怕折了福气,一般叫小名。
五丫就把高郎中那边的新医书拿了一本,带回家琢磨,不会的就记着等以后再问。
等农忙结束不久,就开始入冬了。
北方的冬天是个漫长的季节,这一年五丫的太奶没熬过去,将之耄耋的老人是在睡梦中走的,村里人都说福气好。
老人的几个儿子凑钱买了口薄棺,停灵了三日,便下葬了。
家里人哭了一场,烧了些纸钱,村里只有里长和里长奶奶、高郎中来添了些纸钱。
春节时,老人的子女家中,门框上的春联皆是白联。
过往的人见着了,才想起来,哦~梁家的老太奶前些日子走了。
因为年成不好,希望种下去了,但是时间长了,热情就消散了。
因为,大伙儿面对的依旧是饥饿。
沈槐从三五日给四个丫加个黑馍,已经变成了六七日。
五丫家除了梁宝柱,都已经开始吃不饱了。。。
好在五丫这个身板还小,食物需求量也不大,还扛得住。
沈槐:但是不能这么下去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沈槐开始悄悄的教四个丫简单的算术。
之前一直想着自己努力翻身,这次出去了一趟,才发觉被固定思想套牢了。
得让身边的人也自立起来!
春节时,沈槐一个人穿着新衣服,浑身不得劲儿,心里很不是滋味。
心想着:早知道钱老夫人会送衣物,当时应该舔着脸,麻烦人家做件十几岁女孩子穿的。
这样小一些的孩子,穿大孩子嫌小的就行了。
过了年,扭脸儿小五丫四岁了。
梁狗儿虽是个金贵的男娃,但是贫穷无法让梁三夫妇显示出他的金贵之处,只是出生时高兴了一阵,梁狗儿穿的是五丫淘汰下来的旧衣物。
又迎来了春暖花开时。
这日高郎中得了闲,在教沈槐脉理,门外传来了一阵嘈杂~